-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丙烯酸树脂IV检验操作规程
聚丙烯酸树脂IV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酸树脂IV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聚丙烯酸树脂IV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三、质量标准:
指标名称 法定标准 性
状 物理外观 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粉末 相对密度 0.810~0.820 折光率 1.380~1.395 黏 度 5~20mPa·s 碱 值 162.0~ 198.0 鉴别 应符合规定 检
查 溶液的颜色 A≤0.20 干燥失重 ≤4.0% 炽灼残渣 ≤0.2% 重金属 ≤10ppm 砷 盐 ≤0.0002% 微生物限度
检查 霉菌 ≤100个/g 杂菌 ≤1000个/g 大肠杆菌 应不检出
四、试剂:
1、盐酸(AR)
2、氢氧化钠(AR)
3、硫酸(AR)
4、过氧化氢(AR)
五、仪器与用具
1、析光仪
2、旋转式黏度计
3、红外分光光度计
4、紫外分光光度
六、操作步骤
本品为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共聚物。
1、性状
1.1 物理外观 本品为淡黄色粒状或片状固体,有特臭。
本品在温乙醇中(1小时内)溶解,在盐酸溶液(9—1000)中(1小时内)略溶,在水中不溶。
1.2 相对密度 取本品10.25g,置100ml量瓶中加异丙醇-丙酮(3: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供试品溶液的相对密度(见相对密度测定操作规程)为0.810~0.820。
1.3 折光率 取相对密度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见折光水平测定操作规程),供试品溶液的折光率为1.380~1.395。
1.4 黏度 取本品12.00g,置100ml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旋转式黏度计(DNJ-79型),依法测定(见黏度测定操作规程),在30℃时的动力黏度为5~20mPa·s。
1.5 碱值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溴酚蓝指示液呈黄色)25ml,使溶解,精密加盐酸滴定液(0.1mol/L)20ml和溴酚蓝指示液数滴,摇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呈蓝绿色,同时做空白试验,以本品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R的容积(ml)为A,空白试验消耗的容积(ml)为B,本品的重量(g)为G,照下式计算即得,碱值为162.0~198.0。
(B-A)×5.61
碱值=————————
G
2、鉴别: 取黏度测定项下的溶液约10ul,涂布于直径13mm的溴化钾压制空白片上,加热挥干溶剂,测定红外光谱图,应与同法制作的对照
品红光谱图一致。
3、检查
3.1 溶液的颜色 取相对密度项下的供试点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验操作规程),在420mm的波长处理测定吸收度,不得过0.20。
3.2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10℃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4.0%()3.3 炽灼残渣 取一品1g,依法检查(见炽灼残渣检查操作规程),遗留残渣不得过0.2%。
3.4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见重金属检查操作规程),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3.5 砷盐 取本品1.0g,加硫酸10ml,加热至完全炭化后,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至溶液完全褪色,放冷,加水10ml,加热到产生三氧化硫气体,放冷,加水适量使成28ml,依法检查(见砷盐检查操作规程),应符合规定(0.0002%)。
4、微生物限度检查: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编码TS0260100)。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