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 膜: 致密结缔组织 肾实质: 皮质+髓质 肾间质:肾内的结缔组织,含血管和神经等. 皮质和髓质 皮质: 肾柱 髓放线 皮质迷路 髓质:由多个肾锥体组成 皮质: 肾柱—肾锥体之间的皮质 髓放线—由肾锥体底部深入皮质内的放射性条纹 皮质迷路—相邻髓放线之间的皮质 (一) 肾单位(nephron) 定义:是肾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成:肾小体+肾小管 位置:皮质迷路和肾柱 4) 滤过膜/屏障: filtration membrane / barrier 5) 血管系膜(球内系膜) 位置:血管球内,毛细血管之间 组成:球内系膜细胞+系膜基质 ①球内系膜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化而来 功能:合成基膜和系膜基质成分; 参与基膜更新与修复; 维持基膜通透性-吞噬、降解沉积在基膜上的免疫复合物 分泌肾素等,调节血管球内局部血流量; 收缩调节球内毛细血管管径 ②系膜基质:填充于系膜细胞之间—支持、通透作用 远曲小管与近曲小管的主要区别如下表: 近曲小管 远曲小管 管径粗,管壁厚, 管腔小而不规则 管径细,管壁薄, 管腔大而规则 上皮细胞核近基部; 数量较少 上皮细胞核近腔侧,数量较多 上皮细胞间分界不清 上皮细胞间分界较清楚 游离面有刷状缘, 基部有纵纹 无刷状缘, 但基部纵纹明显 胞质嗜酸性强, 被染呈深红色 嗜酸性弱, 被染呈浅红色 原尿重吸收的主要场所 离子交换的重要部位 直集合管 弓形集合管 乳头管 3 集合管系 ( 集合小管系:分三段 弓形集合小管 直集合小管 乳头管 结构特点:管径逐渐变粗,管壁逐渐变厚, 上皮单层立方 单层柱状; LM:细胞分界清楚,胞质染色浅淡,核圆居中。 功能:进一步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 是收集和浓缩尿液、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部位。 原尿形成 99%水、营养物、无机盐重吸收 终尿 180L/人/天 分泌和排泄代谢产物 1~2L/人/天 肾小体 泌尿小管 膀胱 球旁复合体(肾小管球旁器) 位置:肾小体的血管极的三角形区域 组成: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 1. 球旁细胞 位置:入球微动脉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的管壁内 来源:由入球微动脉中膜平滑肌特化为上皮样细胞 形态:LM—细胞立方形;核大圆居中; 胞质嗜碱性,内含丰富分泌颗粒—肾素 功能:分泌肾素—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 间接促进肾小管保 Na+排K+作用。 维持 血压 合成和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Ⅰ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收缩 球旁细胞功能 肺 血浆 血压升高 肾上腺皮质 醛固酮 远曲小管 集合管 保Na排K 吸收水 血容量增加 2. 致密斑(macula densa) 位置:远端小管靠肾小体血管极一侧的管壁上 来源:由远端小管上皮细胞转变而来 形态:细胞高柱状排列紧密;核椭圆形近细胞顶部;胞质浅染 功能: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内滤液中Na+浓度变化, 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 调节球旁细胞分泌肾素。 致密斑 3 球外系膜细胞(极垫细胞) 位置:位于入、出球微动脉和致密斑三者形成的三角区内 来源:与球内系膜细胞相延续 形态:与球内系膜细胞相似 功能:在球旁复合体功能活动中 可能通过缝隙连接 信息传递作用。 球外系膜细胞 致密斑 * 陈玮 Tel:8609490 @ :jcbzupei@163.com office:基础医学院906房间 I cannot promise to teach 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