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兵车行》课件ppt专用课件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及诗歌特点 * * 诗史数千言,一腔君国河山泪 草堂三五里,沉郁顿挫野老心 河山日月本平平 一触此老奇趣生_ 《杜诗详注》 兵 车 行 杜甫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形象、再造形象,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在比较阅读中对李白和杜甫两大诗人进行研究性 学习。 2、联系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了解统治者穷兵黩 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 想感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 诗人郭沫若题联: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杜甫是一位穷于一时、达于千秋的伟大诗人。诗雄百代,光焰万丈,有如长江大河,万古长流。 海涵地负的艺术才力 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包罗万象的艺术成就 读破万卷的富赡才学 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渊渟岳峙的不凡气势 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 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 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 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 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 代表作《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在漂泊的十一年间,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到长安后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 ,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杜甫一生“忧”,其现实主义诗风凸显一个“悲”字,具爱国性和人民性,有责任感、忧患感和苍凉感。 点此看杜甫草堂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41岁时写的。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 解读杜诗的钥匙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欣赏课文朗读 方 法: 一、找诗眼;二、定基调 三、寻关键;四、理脉络 五、明主旨;六、知妙处 基础知识:注音 车辚辚( ) 马萧萧( ) 哭声直上干( )云霄 归来头白戍( )边 千村万落生荆( )杞( ) 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 罪恶的战争破坏了人民的家庭生活。 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血腥的战争葬送了无数士兵的生命。 文本研习 诗眼所在: “点行频”,是叙事总纲。既为下文蓄势,又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情感基调: . 理清思路: 1、送别场面 2、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文眼:“点行频” 说明征役的无比沉重 感情基调:(悲愤)怨 愤(激愤) 脉络层次: 一、形式上采用古称“一头两脚体”的结构方式。 二、分为三层,开头七句,写边疆连年征战, 行人被征召戍边,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层,写连年征召和战争给 百姓造成的灾难;长者十四句为第三层,具体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