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下期中语文试题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 2012年4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2个小题,全部答在试卷上。
2.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答卷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清楚。
4.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5 请同学们务必在试卷右下角的座号处填写自己的座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解剖(pōu) 肖像(xiāo) 炽热(chì) 三缄其口(jiān)
B. 黝黑(yōu) 裸露(lǔo) 蓬蒿(hāo) 繁衍生息(yǎn)
C. 挫折(cuò) 教诲(huì) 干涸(hé) 颔首低眉(hàn)
D. 狩猎(shǒu) 窥探(kuī) 虐待(nuè) 咫尺天涯(zhǐ)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是任选,写一句有哲理的话怒:成为了心的奴隶,情绪不能自已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人。与文种同事越王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蠡认为在有公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且深知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泛舟齐国,自齐遗大夫种书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变姓名为鸱夷子皮。至陶,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因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尊陶朱公为财神。
遂泛舟齐国操计然之术以治产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渔人甚异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龙年说龙 兴味无穷“玉兔奔月辞旧岁,神龙摆尾迎春来!”2012年是中国农历十二生肖中的龙年。每到龙年,必将是有说不尽的龙的故事与传说。正所谓:“龙年说龙,兴味无穷”。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早已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代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耳熟能xiáng的《龙的传人》早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传唱。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据《尔雅翼·释龙》载,最早的龙形象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后来演变为蛇身、熊头、虎掌、鹰爪、鹿角、马鬃、鬣尾、鲤须、鱼鳞的形象。龙混合了飞禽、走兽、爬虫、游鱼的体态特征,是原始先民对身外异己力量模糊崇拜的产物。
但龙的形象又是变化不定的。或为飞天者,“风从龙,云从虎”;或为只见其头者,“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为播雨者,“人能变火,龙能变水”;或为首领的象征,“群龙无首”;或为童稚的玩物,“太阳出来一点红,哥哥骑马我骑龙,哥哥骑马上山去,弟弟骑龙游水中,哥哥弟弟真英雄”;或为血统论的异化,“龙生九子不成龙”、“龙生龙,凤生凤”;或为懒汉的昵称,“懒龙伸腰金不换”……真可谓“鱼龙变化”,不可胜数。
龙本来是我国古代先民共同的崇拜物,从爬龙、走龙发展成为飞天龙。但是,进入阶级社会后,特别是周代以后,由于皇权的膨胀,皇家逐渐将龙据为己有。从秦汉以后,龙已定型成帝王的化身,皇帝离开娘胎曰“龙诞”,呜呼哀哉叫“龙驭宾天”,至于龙椅、龙袍、龙旗等等更是不一而足。
龙还经常被比喻为英雄形象。三国后期,在吴晋边境流传着一首童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龙。”这里的“水中龙”,指的是名将王浚,他小名就叫阿童,后来官拜龙骧将军,并率领水军攻克吴国。明代嘉靖初年也有民谣:“好群黑头虫,一半变蛤蚧,一半变人龙。”这里的“变人龙”,不是指变为皇帝,而是指变为好汉、英雄。此外,民谣“龙不隐鳞,凤不藏羽”表示的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英雄气概。
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龙,不仅仅影响着民风民俗,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地名中有双龙寨、龙门、龙井等;动物中有地龙、变色龙等;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