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饰与生活方式
Company Logo 姚伟钧 讲授 内容提要 4 中国传统服饰的形成 1 2 3 中西服装比较 服饰礼俗 中国文化对服饰的影响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四项中,衣被列为首位,它起着护体、御寒、遮羞、标识和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所以说服饰是人类生活的橱窗。 服饰包涵着十分复杂的文化现象,它往往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联,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东西方各个时期的历史。在漫长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中式服饰与西式服饰因为不同的审美意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中国服饰文化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服装款式上不露曲线,呈现出端庄、婉约、优雅、含蓄的东方情调。西方服饰文化注重科学层面的追求,服装款式上追求依附于人体形态的穿用,因此服装曲线明显,呈现出从实用而来的优美、大胆和雅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应该坚持“洋为中用”,借鉴西方的服饰文化,从而发展本民族服装。因此,探究中、西方服饰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形成 中国传统服饰主要包括头、身、颈、脚、胸等穿戴的各种饰物。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就曾出土过骨针,说明此时已有了服饰。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不同地区和族别的人群中间,服饰款式已各不相同。发型即有披发、编发、箍发和束发之别。龙山文化遗址中多用骨笄束发,骨笄在相当于夏代二里头文化各个遗址中均有出土,其形制与商代同类器物相同。 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石雕和陶塑人像上,可知商代人是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穿裙裳,腰间束带,裹腿,腹前还常系有一条像围裙一样的黼。这种黼渊源甚远,原始人常用兽皮掩蔽下体,后来衣裳形式确立后,仍将这片遮掩物加于下裳之前,称之为韦。 殷商以后,随着等级制度的产生,上下尊卑的区分,对古代服饰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周代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种服饰形制系统化,形成了以上衣下裳为主要形式,以上玄下黄为基本服色,束发右衽的装束特点。这对后世的服饰有很大的影响。 上衣下裳的形式在春秋战国时有了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它是将上下不相连的衣和裳连属在一起,“被体深邃”,故名深衣。这种服装在战国时广泛流行,周王室及列国的遗物中,均曾发现穿深衣的人物形象。由于着深衣不便行动,所以贵族们是“夕深衣”,还未用它作为正式的礼服,在汉代才成为礼服。 春秋战国时,由于加强了民族文化交流,胡服出现在中原民族的服饰中。当时西北草原民族,为了骑马的需要,多穿短上衣、长裤和长靴,是为胡服,这与中原宽衣博带的服饰截然不同。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首先用胡服来装备赵国军队,以利骑兵打仗。由于胡服穿着便捷,所以很快就流行起来了。 唐代妇女服饰 先秦时期妇女的服装与男子的服装形制基本相同,即上衣下裳或深衣,而仅在花纹上有所区别。汉代妇女的礼服也是深衣,而日常服饰则为上衣下裙,裙与裳形制相似,而女子所穿专名之为裙,说明其时已使之带有女性的装饰特点。 汉代妇女多梳髻,根据时尚不同,有种种样式,当时的髻饰主要是以巾覆于发上,然后在上加插首饰;亦称巾帼,后来称女英雄为巾帼英雄,即源出于此。 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腴为美,由于身材的丰硕,服装也渐趋宽大。以纱罗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妇女服饰中的一个特色,这和开元以后人们思想开放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不著内衣,仅以轻纱蔽体,更是创举,所谓“绮罗纤缕见肌肤”,就是对这种服装的概括。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如《东京梦华录》中云:“士农工商,诸行百个,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宋代的服饰,总的来说比较拘谨和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那样鲜艳,给人以质朴之感,妇女衣式也一变唐代的宽大而趋于贴体称身,色彩艳丽、衣装暴露的风尚也有所改变。 清代的服饰是我国服装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清顺治二年(1645年)汉族传统礼服中的衣裳冠冕之制被取消,代之以在满族服饰基础上制定的各种冠服制度。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服装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服式相结合,从而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服装式样的基础。 二、服饰礼俗 中国封建社会的礼制,从生活方面不遗琐细地区分尊卑贵贱,君臣官员士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荀子·王制》。就是说,社会各阶层成员,从衣食住行到穿靴戴帽,应该享用什么样的消费品,都必须受到身份品级的限定,即“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贵贱,是以高下异,……则冠履异,则衣带异,则环佩异”等,规矩是很严的。 服饰的消费方式,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往往首先在服饰上得到表现,礼制是通过限定对服饰的等级分配,从而制约社会风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景观在观光中所扮演的角色.ppt
- 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日照一中.ppt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doc
- 替代役男伤兵停役检定标准表.doc
- 曾少俞1408180004(门户网站搜狐).ppt-网站首页.ppt
- 最后一课.ppt
- 智慧城市信息时代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道-昆明五华.doc
- 月经过少-广州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ppt
- 曾湘泉简介Bio-dataofZengXiangquan.ppt
- 显着环境考量面-淡江大学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中心.ppt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电商知识产权运营策略优化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态加密技术在智能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报告.docx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投资热点解析报告:2025年退出策略与市场动态.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艺术·美术人美版2024七年级上册-人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母婴市场育儿需求创新点挖掘,产品开发方向研究报告.docx
- 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白皮书.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物流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估报告.docx
- 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中的应用挑战与对策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认知症照护机构服务流程标准化与社区医疗服务融合研究报告.docx
- 量子通信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智能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应用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