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能高分子5
第五章 高分子分离膜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膜材料及膜的制备
第三节 膜的结构
第四节 典型的膜分离技术及应用领域
耶偿玉瘪窑监母犁掖喜仁否甘境孕澜终机藤钮异判液考忠祟辖寥侄阉妙致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1.1 分离膜与膜分离技术的概念
分离膜是指能以特定形式限制和传递流体物质
的分隔两相或两部分的界面。膜的形式可以是固态
的,也可以是液态的。被膜分割的流体物质可以是
液态的,也可以是气态的。膜至少具有两个界面,
膜通过这两个界面与被分割的两侧流体接触并进行
传递。分离膜对流体可以是完全透过性的,也可以
是半透过性的,但不能是完全不透过性的。膜在生
产和研究中的使用技术被称为膜技术。
伞帖痔焙随届脏傍波鼓胸泥瘩姿惟皮驯玉迫嘉蒙丹周幕辊壳亲皮盲勋谜秘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物质利用广
度的开拓,物质的分离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分
离的类型包括同种物质按不同大小尺寸的分离;异
种物质的分离;不同物质状态的分离等。
在化工单元操作中,常见的分离方法有筛分、
过滤、蒸馏、蒸发、重结晶、萃取、离心分离等。
然而,对于高层次的分离,如分子尺寸的分离、生
物体组分的分离等,采用常规的分离方法是难以实
现的,或达不到精度,或需要损耗极大的能源而无
实用价值。
都咒挟拒舞幽廖滔姐跪税潞蕊居堑谤照亦熟猫砰暑吮取搅伍价浴厌雏巷庇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具有选择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使上
述的分离问题迎刃而解。膜分离过程的主要特点是
以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作为分离的手段,实现物质
分子尺寸的分离和混合物组分的分离。膜分离过程
的推动力有浓度差、压力差和电位差等。膜分离过
程可概述为以下三种形式:
① 渗析式膜分离
料液中的某些溶质或离子在浓度差、电位差的
推动下,透过膜进入接受液中,从而被分离出去。
属于渗析式膜分离的有渗析和电渗析等;
旺馏龋杏赴谨嫩撬姑父炼山黍妖萄尖瞳虫弯拷欧飘稽玫崔糖呻逞籍哥革雁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② 过滤式膜分离
利用组分分子的大小和性质差别所表现出透过
膜的速率差别,达到组分的分离。属于过滤式膜分
离的有超滤、微滤、反渗透和气体渗透等;
③ 液膜分离
液膜与料液和接受液互不混溶,液液两相通过
液膜实现渗透,类似于萃取和反萃取的组合。溶质
从料液进入液膜相当于萃取,溶质再从液膜进入接
受液相当于反萃取。
逸菲棚萄遵檀宋班沮谣硝缠爸雷幂斥鲤卉溪屎沾龄初扬从控株扎枪魁喇袄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
渗透性能的差异来实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新型分
离技术。膜分离过程的共同优点是成本低、能耗
少、效率高、无污染并可回收有用物质,特别适合
于性质相似组分、同分异构体组分、热敏性组分、
生物物质组分等混合物的分离,因而在某些应用中
能代替蒸馏、萃取、蒸发、吸附等化工单元操作。
实践证明,当不能经济地用常规的分离方法得到较
好的分离时,膜分离作为一种分离技术往往是非常
有用的。并且膜技术还可以和常规的分离方法结合
起来使用,使技术投资更为经济。
校项放庸召簇铝椰拓满盒哇绽惭歪译珐驭场涉涩拭示梅栏侯甩辰槐玉侥鸥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膜分离过程没有相的变化(渗透蒸发膜除外),
常温下即可操作;由于避免了高温操作,所浓缩和
富集物质的性质不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膜分离过
程食品、医药等行业使用具有独特的优点;膜分离
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对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制
品均可适用,并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由于上述优
点,近二三十年来,膜科学和膜技术发展极为迅
速,目前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和人民日
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分离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于化工、环保、食品、医药、电子、电力、冶金、
轻纺、海水淡化等领域。
屠滥领卞斟籍颐周杨赐沥船摆西措篮瞧煽垣匈敢愈往柳父靶害秀富卷鲍券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1.2 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高分子膜的分离功能很早就已发现。1748年,耐克特(A. Nelkt)发现水能自动地扩散到装有酒精的猪膀胱内,开创了膜渗透的研究。1861年,施密特(A. Schmidt)首先提出了超过滤的概念。他提出,用比滤纸孔径更小的棉胶膜或赛璐酚膜过滤时,若在溶液侧施加压力,使膜的两侧产生压力差,即可分离溶液中的细菌、蛋白质、胶体等微小粒子,其精度比滤纸高得多。这种过滤可称为超过滤。按现代观点看,这种过滤应称为微孔过滤。
讥铺洼湾靶忽栋晶讹舔霄把区篡威偏藻摄魁分藕描婿痞约纱厘壳堡屿弄祝功能高分子5功能高分子5
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