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凭祥城市概况
凭祥城市概况
1、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城
凭祥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陲,地跨东经106°45′30″~107°48′,北纬22°06′30″~22°16′。全境处于北回归线以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235公里。东距宁明县治43公里;北邻龙州县治39公里。西南两面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97公里(陆界92.5公里,水界4.5公里),总面积约650平方公里。全境东西宽约33.5公里,南北长约34公里,南端友谊关最狭窄处仅4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
2、历史沿革
秦属象郡地。汉初属南越国地,汉元鼎六年(111年)(1053)(1385)(1404)(1482)(1902)(1910)(1912)11951年5月,奉广西省令凭样、明江、宁明3个县合并置镇南县,县治宁明。1952年7月镇南、思乐两县合并置宁明县,治所宁明。1955年7月12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设立凭祥镇()1956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凭祥镇改为市,以原凭祥镇为其行政区域。1957年12月20日,国务院第 66次全体会议批准原直隶桂西僮族自治州的凭祥市归邕宁专区()1958年 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撤销龙津、宁明2个县和凭祥市,合并设立睦南县,治所凭祥。1959年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报国务院备案,撤销睦南县恢复宁明、龙津2个县。凭祥属宁明县,称睦南公社,对外仍称凭祥市,属南宁专区。1961年5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凭祥从宁明县分出恢复县级市。1966年10月16日,龙州县析出下冻公社的平而大队,划归凭祥市。1981年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宁明县夏石公社划归凭祥市。
3、自然条件
凭祥市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受太阳辐射热能多;距北部湾较近,受海洋季风影响颇大;同时仍受大陆季风的明显影响,形成本市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型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长夏无冬,雨量较充沛,半年高温多雨,半年少雨温凉。
市年平均气温19.5~21.4℃。1月平均气温11.4~13.5℃,是一年最冷的月份。7月最热。
市年平均雨量1200~1400毫米。雨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最多雨的1970年,雨量达1838毫米,最少雨的1977年,雨量仅1056毫米。
4、地形地貌特征
自西而东,凭祥地形可概分为西部山脉带,中部山脉带、东南部山脉带、东北部山脉带和中部峰丛盆谷地带,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1)80余里,最高峰为大青山,海拔高1256.2米,附近的中山绝对高度也在1100米左右。
(2)300~500米之间,与谷底相对高差为100~300米,石山之间的小型溶蚀盘地,极宜于种植农作物。
(3)500~700米,南端的大、小青山海标高为群峰之冠,高达700~800米。
(4)
(5)
凭祥市位于广西西南边陲,山河壮丽,地貌多姿,风光旖旎,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自然景观堪称妙绝。特别是作为边防重镇,军事名胜古迹众多,闻名遐迩。友谊关、金鸡山、大连城等南疆边关风光带,是国务院第二批(1988)(A)(B)
(a)古关隘:
凭祥市为桂西南边防要地,设有“两关一卡十九隘”,最负盛名者为如下几处:
友谊关
位于中越边境,离主城区南18公里,距越南同登镇4公里,距谅山市16公里,设于两山对峙险坳处,扼中越陆路交通之咽喉孔道。该关建于汉朝,初名雍鸡关,后改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改为友谊关。与水口关、平而关合称“桂边三关”,是桂边三关之首。因其“建筑雄伟,形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闻名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和镇南关起义就在这里打响,历代为军事要地,均设重兵把守。
明时关上设昭德台,清时建关楼一层,门两重,贯以通道,外层额书“南疆重镇”;内层额书“镇南关”。关两旁筑城墙百余丈,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中法战争时被毁。苏元春督边时,又重建二层关楼。关后建有关帝庙和昭忠祠。光绪年间,太平知府甘汝来重修关楼,拆去关帝庙和昭忠祠,改建一幢法国楼。关楼在抗日战争中又被毁,仅剩底层拱城门。
解放初期,在城门上建一层楼阁,疏璃瓦顶,檐廊木柱,四周开有棂窗。1957年广西省政府拨款重修,扩建底层为石砌隧道拱型城门,城门上“友谊关”为陈毅元帅墨迹。字体浑厚,苍劲有力。城门上建有三层楼阁,关楼高22米,内设贵宾接待室()
平而关
位于中越边境河口处,离主城区北22公里,距越南的平瑞村1.5公里,七溪镇约26公里,为中越内陆水路交通口岸,是桂边“三关”之一。该关始建于1887年,时中越双方均设有对汛,有重兵把守。关前临平而河()6公里处,有平公岭炮台和地下坑道,街前一里许,建有一座平而关士烈念碑。1972年建关楼一幢,修通凭祥至平而公路后,平而街已成为本市北部山区政治与经济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