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角度正确看待罕见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医学角度正确看待罕见病.doc

从医学角度正确看待罕见病   [摘要]罕见病作为疾病的一种,需要医学方面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医学日新月异,其诊断手段和对于罕见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然而,诊断和治疗去除的仅仅是患者的疾病,患罕见病多年的病人“心病”却仍没有得到救治,这就需要医者从“心”出发,用医学的人文关怀缓解患者从身体上乃至心灵上的病痛。一个病人痊愈,除了医者与患者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让罕见病不再罕见,也让爱不再罕见,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和努力。   [关键词]罕见病;医学诊断;治疗人文关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291   罕见病(Rare Diseases),顾名思义就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见的疾病,一般为慢性、严重性疾病,常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又称为“孤儿病”。我国尚无罕见病的确切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世界总人口的0065%~01%的疾病或病变。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在种类繁多的罕见病当中,约有80%是由于基因缺陷所导致的。根据医学相关文献显示,每个人的基因当中平均约有7~10组基因存在缺陷,一旦父母双方存在相同的缺陷基因,孩子就有可能患上罕见病。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日趋完善,各项社会工作也随之展开。而在罕见病方面,也相继出现各种罕见病非营利组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北京蓝梅淋巴管平滑肌瘤罕见病关爱中心,等等。这些非营利组织的出现,无疑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关注罕见病,也因此迎来了中国罕见病的春天。   1爱的开端不罕见   2014年8月,ALS冰桶挑战赛(Ice Bucket Challenge)火遍全中国,由中国互联网大咖们跟风引领,其传播之势迅速蔓延。随后,各个社会层面的人都开始积极响应,并关注渐冻人症等罕见疾病。截至2014年8月20日下午4时许,中国获捐方“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已收到捐款近140万元。惊人的数字背后,笔者看到的是中国各界人士对罕见病的关注和关怀。笔者相信,迎着ALS之风,我们的爱,不再罕见。   2医学专业看罕见病,让爱不脆弱   根据中国罕见病官网提示,罕见病根据其病变组织和起因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不正常细胞增生(瘤)、先天性代谢异常、脑部或神经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病变、呼吸循环系统病变、肾脏泌尿系统病变、皮肤病变、肌肉病变、骨及软骨病变、结缔组织病变、血液疾病、免疫疾病、内分泌疾病、先天畸形综合征、染色体异常、其他未分类或不明原因病变共16种病变。   笔者以成骨不全症为例,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看待罕见病。成骨不全又称为脆骨症、骨膜发育不全、Lobstein病,是一种结缔组织异常,累及骨骼、内耳、皮肤、韧带、肌腱和筋膜等组织器官。本症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是容易发生骨折、蓝色巩膜和听力障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易骨折,其病情因年龄不同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病情严重,骨折于出生时即存在,或在婴幼儿期发病。晚发型,出生时正常,骨折发生于小儿持重时、青春期或成年人。长管骨和肋骨为好发部位。骨折次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预后较好。蓝巩膜亦是常见症状(约占90%),系因工模的透明度增加使蓝色的脉络膜色素显露所致,约1/4有进行性耳聋。其他症状可有大量出汗、肌肉无力、关节韧带松弛、生长发育迟缓等。   由以上相关介绍及临床症状可见,罕见病患者在外形上有别于其他人,而这些临床症状也会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爱罕见病的第一步。   要想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必须让更多的人了解罕见病、关注罕见病,让我们的爱不脆弱,让患者的生活不再脆弱。   3医学人文看罕见病,让爱永延续   “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协会”的创始人王奕鸥说:我们的挑战,往往不是那些疾病,而是那些原本不应该因为疾病就必然带来的痛苦、贫困、歧视和孤独。这一语,便道出了看待罕见病不仅仅要积极的诊断和治疗,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罕见病患者内心真正的诉求。   一位医者在临床治疗罕见病――高铁蛋白血症的过程中,也同样体会到了这点。那是一个16岁的青少年,颜面及唇甲重度紫绀,呈罕见酱紫色。当医者见到此病例后,照例询问患者有何不适,但患者和家属却都说,没有不舒服,只是因为面色奇怪来看病。当医者带着心中的疑惑再次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喘等不适,患者却仍然神态自若,表示主要是别人觉得这种脸色是重病患者,但自己确实从来没有觉得胸闷憋气,但周围人不敢跟他交往。看病11余年,却屡治不愈,是因为旁人和医生一直以来关注的都是是他紫绀这个表象,从来没人关注他无不舒服这个内在本质,大众和医生都把病和人割裂开来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