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反映了林则徐一心为国家安危, 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无畏精神。 3、新思想萌发的影响 ⑴启发了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⑵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基础上,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步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并以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早期维新思想 “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 “试观泰西各国,……类皆君民一心,无论政治大小,悉经议院妥酌,然后举行。……中国则不然,民之所欲,上未必知之而与之也;民之所恶,上未必察之而勿之施也”——王韬 上述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反映了向西方学习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势不得不酌取西法,以补吾中国古法之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比较维新派与革命派救国方案的异同。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性质 学西方的内容 学西方的根本目的 相同 维新派 林则徐、魏源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西方的先进技术 西方的政治制度 爱国救亡运动 爱国救亡运动、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三、走向共和(学习制度) (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2)、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要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就必须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1、背景 * * *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导 言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其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在长达100多年的探索过程中,人们每前进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隔绝状况,逐渐踏上蜕变与新生的近代思想文化历程。 一个主题 三个阶段 一个方向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主题:中国向何处去 方向:向西方学习(走向近代化)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激进派: 抵抗派: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民主和科学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1919五四后) 传播马义,走社义道路 器物 制度 思想 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逐步深入 民族独立 两大任务 近代化 必修Ⅰ: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必修Ⅱ: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林则徐、魏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思考:说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危机表现?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上——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一无所知。 综上说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背景: ⑴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 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3)西学东渐的影响 (4)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 (5)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中国人开始觉醒。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2、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