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 摘录自《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分析》(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李萍 硕士论文) 第四章链子崖危岩体的发育特征 4.1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发育概况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发育。经历年调查,在1380km长的干流库岸和31条主要支流约1651km长的库岸,发现残体大于10×104m3的崩塌滑坡及危岩变形体共428个,总体积达276576.19×104m3;支流126个,体积145024×104m3。 今后,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三峡工程的蓄水和移民迁建地质工作的深入,崩塌滑坡的数量和体积还将增加。长江三峡崩塌坡发育,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繁。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谷地貌和岸坡结构类型的控制。地质构造对崩塌,滑坡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多个构造体系交接复合部位、褶皱和断裂发育部位、紧密褶皱轴部及其转折部位、背斜倾伏端和向斜杨起端崩塌、滑坡较多。 崩塌、滑坡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河谷段的顺向岸坡段,滑坡密集,如奉节的李家坝至故陵、云阳的大河沟至兴隆滩等段。当河流横穿背斜峡谷时,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背斜两翼,即峡谷的进、出口段,如兵书宝剑峡出口的新滩至庙河、巫峡出口的官渡口至作揖沱等段。 位于秭归县新滩滑坡对岸的链子崖危岩体(体积约314×104m3),近年变形活动持续不断。逐年有加剧发展势头,存在发生大规模崩塌滑波的危险征兆。若任其发展,一旦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灾害事件,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将有可能严重碍航,甚至断航,危及附近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和沿江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预报防灾重点首推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 4.2链子崖危岩体 链子崖危体位于长江西陵峡的兵书定剑峡出口处南岸,与北岸新滩滑坡隔江对峙,紧扼川江航道咽喉;下距正在兴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6.5km,上距秭归县城15.5km,地处西陵峡新滩崩塌、滑坡频发区。历史上曾发生崩塌、滑坡14次。1985年6月新滩滑坡将千年古镇新滩镇——摧毁入江,被迫停航12d。列为重大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工程,现即完成危岩体防治工程任务。 4.2.1危岩区地质环境 4.2.1.1地层岩性 链子崖地段,自东至西依次出露志留系至二叠系地层,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仅在局部地段分布。其中,志留系、泥盆系砂页岩构成猴子岭堆积层斜坡的滑床,堆积物为崩积块石;二叠系以厚层石灰岩为主,其间夹数十层薄层炭岩页岩,构成陡崖与危岩体;二叠系底部(马鞍段)1.6~4.2m厚的煤系地图4-2-1链子崖危岩体剖面图层组成危岩体的软弱基座;软基座下为石炭系黄龙灰岩。 4.2.1.2地质构造与地震 链子崖危岩区位于黄陵背斜西翼,地层呈单斜构造,挟持于北北东向仙女山和北北西向九湾溪两活动性断裂之间,构造裂隙发育。频繁的微弱地震是本区的地震特点。 4.2.1.3水文地质 区内地下水主要有碳酸盐岩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两大类。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分布,构成多层状水文地质结构。栖霞灰岩为强透水体。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顺裂缝下渗,以管道岩溶裂隙水为主。链子崖地处鄂西暴雨区内,雨量充沛,具多久雨,暴雨的特点。第四章链子崖危岩体的发育特征 4.3危岩体工程地质特征 4.3.1链子崖基本特征 链子崖地形陡峻,岩体软硬相间,主要由下二叠统坚硬栖霞灰岩夹薄层页岩组成,坐落于1.6~4.2m厚的马鞍山煤系软弱地层之上,岩层走向为北30°~50°东,倾向北西,倾角27°~35°。崖体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北宽南窄,南高北低,俯视长江,崖顶面向北西倾斜,分布高程为180~495m之间。崖下东侧展布着与其平行的猴子岭斜坡;崖上西侧筲箕洼至雷劈石滑坡毗邻。链子崖在长约700m、宽30~180m范围内发育有58条裂缝,将岩体切割成3个危岩区。 Ⅰ区——T0——T6缝危岩区:位于链子崖南部,其南、西分别以T0和T6缝为界,北东侧临空,高约110m,底部以煤层为界,呈不规则菱形块体;南北向长220m,体积86.5×104m3。 T1、T2、T3、T4及T5缝组。 Ⅱ区——T7缝危岩区:以T7缝切割出一南北向长50m,东西宽约5~15m、高73m的上宽下窄的楔形岩体体积约2×104m3,斜贴于陡崖之上。 Ⅲ区——T8——T12缝危岩区。危岩区西以T12缝和F3断层为界,南以T8-1-1缝为界,东、北两面为陡崖,底部为马鞍山组煤系。危岩体平面似扇形,北西向长约200m,北东向宽100m,陡崖高山60~90m,体积约226×104m3。后者习惯称“5万方”危岩。此外,受T11、T14、T15号缝围限的一表层滑移体俗称“7千方”滑体。 4.3.2岩体结构特征 链子崖危岩体由岩石块体、各种结构面(软弱夹层、裂隙、断层等)及块体之间的空隙、空区所组成。其结

文档评论(0)

hagoul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