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连海事大学宏观经济学6
第 6 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的回顾: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好坏主要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进行评价。一国政府围绕这四个方面制定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实际上也是围绕对这四个变量的研究而展开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与宏观经济目标宏观经济目标 一国政府围绕这四个宏观经济变量制定的经济目标,成为一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高水平和持续稳定增长 2.高就业或低失业 3.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 4.保持汇率稳定和进出口平衡 第 2 章回顾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如何计算、横向纵向对比第 3-5 章回顾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说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国民收入、就业和价格水平,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发生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就业和价格水平产生什么影响的理论。 核心理论第3-5章三个模型的比较一、简单国民收入理论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是说明在两部门条件下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以及总需求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的模型。特点是仅涉及产品市场的理论,通过分析总需求的构成及其变动,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变动,在政策上可以用来解释财政政策。二、IS—LM模型IS—LM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被如何决定的模型。这一模型在理论上是对总需求分析的全面高度概括。在政策上可以用来解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是说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均衡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被如何决定的模型。可以分析各种冲击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对不同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进行比较。如何衡量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度量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基础第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如何认识宏观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核心内容)第4章 IS-LM模型 第5章 AS-AD模型决定宏观经济问题的解决措施第6章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发展宏观经济 解决经济运行问题第7章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问题第8章 经济周期第9章 经济增长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国民收入理论应用部分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在本章中主要说明需求管理政策与供给管理政策,对外贸易政策将在第10章进行介绍。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供给管理政策是通过调节总供给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第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6.1 需求管理政策(一):财政政策 ⊙ 6.2 需求管理政策(二):货币政策⊙ 6.3 供给管理政策 【引例】两次金融危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问题:面对1998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运用了什么样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实现了宏观经济目标?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1980-2012)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6.07.318.818.0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14.72.8-0.8-1.4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0.40.7-05.9-0.72010年2011年2012年在适度从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作用下,中国经济1996年实现了“软着陆”,中国经济增长率(以GDP增长率衡量)从1993年的13.5%回落到1996年9.6%的水平。但在1997年下半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东南亚发生严重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产生很大的影响,加上国内市场出现需求疲软和生产过剩,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低谷期,需求不足成为经济中的主要矛盾。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7%,与全年8%的增长目标形成明显差距。同时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迹象。经济惯性下滑并未停止。中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必须明确地转向阻止软着陆后惯性下滑的方向上来。为此,我国政府为力求实现1998年8%的增长目标和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决定由适度从紧政策调整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到200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已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宏观经济出现重要转机。2001-2004年,也在1.5-2个百分点的水平。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近7年后淡出,于2005年转为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8年,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1部分:乘客和载货电梯.pdf VIP
- 合成药物工艺研究.pptx VIP
- 电气预防性试验及防雷试验工程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基于“六位一体”内部控制的创新实践.pdf VIP
-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全文).doc VIP
- 新一代大学英语(提高篇)视听说教程 1 B1U1.pptx VIP
- 2025年秋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吉J2020-011:木塑复合材料景观工程构造.pdf VIP
- 202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指南第3部分:杂物电梯.docx VIP
- 服装裁剪与制作(第三版)全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汇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