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死亡的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售卖死亡的人.doc

售卖死亡的人   当我们站在生死的角度,用不同的视野来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它或许会成为一种成长的体验,看见自己被面具、习惯和防卫心阻隔。这个世界终究无法被解释,只能被体验。   空气有点潮湿,泛着霉味。   我在一束顶光里坐着,感到平静。屁股下黑色传送带上的人形投影,提醒我:该躺下了。我看了看传送带的尽头――焚尸炉的锈色铁门,忽然觉得如果就这样平静地“死去”也没什么不好。于是传送带下硌着脊梁骨的连动滚轴吱吱呀呀,把我送进了炉子,眼前一片灰白。一束“火苗”蓦地腾空,熊熊“烈焰”在周遭噼噼啪啪蔓延开来……   两分钟前,在焚尸炉不远的一间密室里,我与9个陌生人玩死亡游戏。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公益志愿者、推销员、金融从业者、媒体人、学生以及绝症患者。但这些社会身份,除非自己刻意强调,其实也没人关心。我们要在两个小时里,通过十二轮游戏“杀死”对方。其实到最后,房间里一名幸存者也不会有。这是结局只有“死”的游戏,就像人生。   “投票结果出来了”,游戏开始不久,从密室幽暗的天花板上传出声音:“刚刚大家凭借对彼此的印象,因为不喜欢对方的长相、声音、态度等,选出了第一位死者……10号,请站到房间中央。”   “10号”是个孔武有力的高个儿,昂首挺胸站定,呷了口矿泉水。   “你是这里最不受欢迎的人,大家评价你自大、狂妄、自我,有什么感想?”“天花板”问。   “麻木。”   “即便最不受欢迎,你是否要向大家陈情,试着获取一次求生机会?”   “当然要!”   “各位,请刚刚投‘死’票的人,转动椅子背对10号……好,如果10号的陈情让你改变心意,请将椅子转回来。目前认为10号该死的人数是5人,票数刚好过半,只要有一人转身,10号就能生还。但权力将反转,10号有权挑选在座9人中任何一人替他去死。好了,10号,请陈情。”   我就是背对10号的人之一。只要有一人转椅,我将立马从猎人变成猎物,因为10号那不超过5句话的说辞,着实不能令我改变心意。但有位戴眼镜的女大学生,轻轻转动了椅子。   “5号,请问你为什么改变选择?”天花板问。   “嗯……就是……跟随我的心吧……”   “10号,你获得了宝贵的生存机会。现在你有权挑选其余任何一个人,代替你死,请说出他的号码。”   一阵沉默。我甚至能感到10号傲慢的眼光,在脊梁骨上来回扫视。   “我选5号。”   忘恩负义!5号女生大张嘴巴,一脸诧异。   不知道躺在焚尸炉里时,5号会想什么。听说,她是唯一一个在火炉哭的人。   ―― 这是位于上海的“醒来”死亡体验馆。在开馆的第3个月,我来体验,并采访了它的设计者们。   床帘拉上的一瞬   两人都喝醉了。黄卫平从兜里掏出2万元,拍在桌子上:“兄弟,和我说句真话吧,就一句,钱归你!”那是2008年,发现有十几年交情的老朋友欺骗自己,黄卫平不生气,纯粹迷惘。没多久,在国外留学的妻子发来信息:我们离婚吧。因此当汶川地震后,黄卫平跑去救灾,心里想的是干脆“就地牺牲”算了。   他不差钱,十年前做化工买卖,攒下不菲家产。本也想学人家“高雅”,打打高尔夫、骑骑马,却总是隔阂。从此明白:自己再有钱,也进入不了那个世界。于是转而向下,和一群狐朋狗友沉迷感官刺激。   在汶川,黄卫平没“牺牲”成,反而因为特爱聊天,又学过两天心理学课程,当上了心理咨询队队长,治下六七十人。灾区每分每秒都有生死,见太多了,黄卫平忍不住自省:我好像是个好人,那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回上海,他组织了个“手拉手临终关怀NGO”,陪绝症病人走人生最后一程。   老黄纸醉金迷那几年,丁锐在杭州热血着呢。他从一名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转战广告行当,混大公司、混电视台、开公司,一度当上影视导演,客户遍及数十个省级电视台。30岁出头,“挣够了一辈子的钱”,却发现――拼了整整10年,登峰后却一下子不知道还能干点什么了。于是跑去上海租了块地,请各门各派的心理学家、佛道信徒、精神病专家等“怪力乱神”,每日辩法论道,探讨人生,如此度过两个整年。   一天,“道场”来了个憨厚大叔,自称去汶川救过灾,正做临终关怀。来人正是老黄。丁锐觉得有趣:你做这事儿有什么意义?老黄捡些社会道义、人生价值说个没完。丁锐打断:“说人话!”老黄挠挠头:“不好意思,给领导汇报习惯了……其实就想找人陪我玩儿。”于是,丁锐加入了老黄的NGO。 “醒来”死亡体验馆三位创始人:莫里斯、黄卫平、丁锐(从左往右)。   黄卫平做了5年临终关怀志愿者,故事特别多。有个陈姓病人得胃癌,妻子一进医院就呕吐,不想来看他,也不让女儿来。于是两口子商量好:一个管生,一个等死。弥留前一个星期,陈爸爸已经不能吃东西了,但每天捧着一只苹果。一天,他把苹果给老黄:“我这辈子能说的祝福,都说给苹果了,麻烦你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