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舞蹈休闲的旅游开发研究.doc
少数民族舞蹈休闲的旅游开发研究
摘 要:苗族舞蹈休闲方式源远流长。苗族舞蹈具有独特的动作特征、音乐特点,以及山地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在旅游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苗族舞蹈成为苗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苗族舞蹈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差异性不足、创新性不够、缺乏激励机制、缺乏舞蹈人才等现象。舞蹈旅游开发应该注重打造舞蹈精品、面向市场需求、培育民族舞蹈明星,在舞蹈的编排上注意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和民族性,在演出过程中适当加强舞蹈的互动性。
关键词:苗族;舞蹈休闲;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101-02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舞蹈是世界舞蹈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苗族舞蹈休闲历史久远,相传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跳舞休闲方式,《韩非子》记载了禹为了让苗族先民臣服而“执干戚舞”。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其中以苗族花鼓舞、苗族芦笙舞最有特色,在苗族芦笙舞中,苗族舞蹈滚山珠、金鸡舞、苗族大迁徙舞等舞蹈蜚声海外。在旅游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苗族舞蹈成为苗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苗族舞蹈的特点
苗族舞蹈是苗族休闲的主要方式,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苗族青年常常吹着芦笙翩翩起舞。苗族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一)苗族舞蹈的动作特点与音乐特点
苗族舞蹈的乐器有锣、钹、蛊、唢呐、芦笙、瓢琴、牛角、长号等等,最为常见、最为普遍、最有特色的配乐器是鼓和芦笙。苗族男子跳芦笙舞的时候是边吹边跳的,不需要别人伴奏,女子一般跟着芦笙的节奏跳,吹芦笙的一般是男子。苗族在踩鼓舞的时候,用鼓声伴奏。苗族舞蹈的动作变化多端,既有高难度的动作如滚山珠,也有简单易学的舞蹈如踩鼓舞。在黔东南苗族舞蹈中,经常是男子一边吹笙一边跳舞,男子双手要把持住芦笙,于是男子舞蹈的关键表现点在腿脚和头顶,在脚和头两种器官上下工夫。女子的手可以自由活动,但是在苗族舞蹈中,女子的双手的活动幅度不是很大。当然,不同的舞蹈,具有较大的区别,湘西苗族花鼓舞手的活动幅度是很大的。
(二)苗族舞蹈的山地特性
苗族舞蹈的表现手法体现了苗族的居住环境,苗族舞蹈的创造受到了他们身边的鸟鱼虫蛇和飞禽走兽的影响,是这些大自然的尤物给予了苗族先人的灵感。比如,湘西苗族的“猴儿鼓舞”,是苗族人模仿猴子的样子击鼓,打鼓者的手脚花样如同猴子的动作。再比如黔东南苗族的金鸡舞,跳舞的女子打扮如同一只羽毛美丽的金鸡,跳舞的时候,头部反复上下一点一点的,双手在两则反复上下一摆一摆的,脚步也是一步一停的,穿在身上的银饰品,也是摇摇摆摆、叮当做响,宛如觅食的金鸡。这些舞蹈体现了山地环境特征。
(三)苗族舞蹈的民族特征
苗族舞蹈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苗族舞蹈记载了苗族的历史文化,首先,苗族舞蹈服饰记载了苗族历史,如苗族的迁徙舞服饰领上有正方形的饰品,“在正方形饰品两侧,有两条呈八字形的长条图案,此图案象征寓意男女不同。女式披衫的八字形长条多为深黄色,象征着苗族发展曾经在大迁徙途中渡过的浑水河,即黄河,河两岸的几何图案则象征着一望无际的山川田地。”[1]苗族舞蹈动作的表现手法反映和再现了苗族的历史画面,如苗族舞蹈滚山珠,反映了苗族西迁途中的披荆斩棘与翻山越岭,舞蹈再现了苗族青年用自己的身躯滚出一条道路来的场景。苗族舞蹈具有鲜明的苗族宗教特色,湘西苗族的接龙舞,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和家人平安;湘西苗族的舞狮,主要是借用“狮子”来给人们带来平安和消除灾难;黔东南苗族鼓藏节里的踩鼓舞,是苗族祭拜祖先和缅怀祖先的形式;黔西的滚山珠,是苗族人缅怀先人的艺术形式。
二、苗族舞蹈旅游开发存在的不足
苗族舞蹈是苗族地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在武陵山区苗族村寨景区里,基本上可以看到苗族歌舞表演,但是优秀的精品歌舞表演却是不多,大部分都很平凡。
(一)差异性不足
在武陵山区苗族聚居区内,目前开发了10余个较大的苗族村寨旅游,仅仅在凤凰县就有勾良苗寨、乌龙山风景区(扭光苗寨)、山江苗人谷、山江苗族博物馆、东就苗寨、香炉山苗寨等等。这些苗族村寨旅游开发中,基本上开发民族歌舞表演项目,游客一方面可以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村寨面貌、民居民宅、生产劳动、生活方式,还可以观赏民族歌舞表演。然而,由于这里的苗族风俗一样,民族歌舞表演的内容也基本一样,如爬刀梯、打花鼓、唱苗歌等等,基本上是每个景区里都有的节目,虽然表演者的表演风格与表演的具体动作不一样,但是外行的人来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二)创新性不足
苗族歌舞表演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也处在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之中,如苗族打花鼓,比以前创新了很多,特别在花样和舞蹈上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有利于舞台表演,但是作为旅游产品,要得到游客的认可与称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