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画百幅赏析 -----人物篇(第一讲) * 《人面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前期, 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谓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陶器。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人面为圆形,额头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纹面习俗。人物眼睛细长,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配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制作者丰富的想像力。人像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配以鱼鳍形的装饰,更显得威武华丽。此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龙凤人物图》春秋战国时期 ,湖南省博物馆藏帛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墨笔,设色,纵:31.2厘米、横:23.2厘米。 春秋战国时期 ,湖南省博物馆藏帛画,墨笔,设色,纵:31.2厘米、横:23.2厘米。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面主要位置绘一侧身而立的细腰女子,身着长袍、头梳长髻、双手合掌作祈祷状。她的上方绘一龙一风。凤鸟头上昂,振翼奋爪,尾翻飞,呈奋起状。龙则双足曲伸,身体蜿曲,势若扶摇直上。据考证,画中的仕女为墓主人形象,帛画无疑是葬仪中用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铭旌。此画造型简洁生动,比例匀称,仅以墨线钩勒,用笔流畅挺拔。线描纹饰都经过精心处理,线之曲直配合得当,用色讲究,画面协调而富装饰意味。 是一九四九年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的文物,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画风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在人物的唇和衣袖上,还可以看出施点过朱色的痕迹。图中描绘一妇女,侧立向左,头后挽有一垂髻,并系有饰物,长裙曳地,腰细而修长,两手合十神态虔敬。在人物的上方,绘有 龙一凤,形态夭矫富有极强的动势,似乎正向天空飞升。画面呈现出风发昂扬的勃勃生机。 《画像石》 汉代,山东嘉祥出土 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根据出土情况大体可分为五种内容: 一、反映汉代农业、副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如播种、收割、舂米、酿酒、盐井、桑园、采莲、市井等为主题的画像石。 二、表现墓主身份和经历的画像石,如车骑出巡图、丸剑起舞图等。画像石的墓主多为当地的豪强显贵, 三、表现当时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的,诸如以市集、杂技、讲学授经、尊贤养老等为主题的画像石。 四、表现墓主享乐生活的,诸如宴饮、庭院、庖厨、乐舞、百戏等画像石。这也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汉代]建筑、民俗风情等的实际情况。 五、表现当时神话传说和迷信思想的画像石,诸如伏羲、女娲、日月、仙人六搏等。 东晋,顾恺之绘制(宋摹),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多处,大多为宋代摹本) 《洛神赋》 相传是根据曹植的同名文学作品采用连续图画形式画成的长卷。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以“美人香草”爱情的抒发展示作者的政治追求,本是自屈原《离骚》之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曹植《洛神赋》正是政治斗争失败以后情绪的传达。《洛神赋图》画出洛神凌波微步的美丽身姿,表露她“若往若还”的矛盾心态,画奇异神兽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新史观专项训练.doc
- 历史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ppt
- 历史演讲 农民起义.pptx
- 历史与社会教案8(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doc
- 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考试.doc
- 吕苏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
- 名の屋章鱼小丸子公司简介.ppt
- 名词复数形式.doc
- 名校课件unit_8_it_must_belong_to_Carla_Section_A.ppt
-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2.ppt
- 2025年快消品库存数据分析与市场趋势研究报告.docx
- 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下的医疗与护理一体化研究报告2025.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冷藏配送车在冷链物流中的运营效率提升路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园艺花卉电商供应链整合与跨境电商物流成本控制报告.docx
- 2025年绿色数据中心扩建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Web0与边缘计算结合的产业应用报告.docx
- 2024时政热点下的中国发展与创新测试卷附答案.docx
- 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学习方法专家.pptx
- 再生医学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生物材料应用进展报告.docx
- 商业地产存量2025年盘活策略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研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