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心理学》.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教育心理学》.doc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10月重印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教材名称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 制 订 人 康武 审 核 张文俊 2005年4月修订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性质 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2.适应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学教育方向3.开设学期: 4.学时安排:周学时2,总学时32 5.学分分配:2学分 (二)开设目的 课例研究不是教案与教学设计,而是真实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课堂上教师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记录教学观念与行为转变的心路历程,并从多角度作出理性的阐释。课例有鲜明的主题,可以是单一的课例研究,也可以是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的组合课例;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目前,随着新一轮课改的需要,数学课例已成为一线教师的期盼,在数学教学研究中进行课例研究,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和熟悉课例研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以促进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的提高。 (四)主要内容 首先对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进行理论分析,然后介绍国外的案例教学专著的译介,其次就是详细说明案例研究与课堂观察技术,最后就是重点内容:几个中小学数学课例 (五)先修课程 一般高中数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六)后继课程 教育实习 (七)考核方式 开卷或闭卷 (八)使用教材 康武编,《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内部出版) (九)参考书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中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小学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分析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 介绍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我国小学“双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不足 第二节 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科学分析 第三节 完善的数学教学设计 第四节 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双基”数学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成功与不足,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 理解:什么是完善的数学教学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掌握:数学教学的设计方法,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第二章 如何进行案例研究 教学目的 介绍如何进行案例研究。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教育案例概说 案例研究实践 课堂观察技术 课堂观察的基本方法 课堂教学录像研究 堂堂堂堂 三、课时分配及其它 (一)课时分配 每周2学时,课程总教学时数为32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 4学时 第二章 如何进行案例研究 4学时 第三章 案例研究方法:课堂观察 6学时 第四章 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 18学时 (二)考核要求 1. 成绩评价 以期末论文与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相结合:平时考勤每缺课2周(2次)论文成绩降1个等级,缺课次数多于1/3的本门成绩为F;课堂表现较突出的酌情加分。 2. 期末考核方式与要求 考核方式:考查 每一位同学研制一篇数学课例报告。 考核要求: 文体、字数不限,重在文章中思想方法的深刻性,语言表达的简洁性,要求有见解,有意义。禁止抄袭。以电子文本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注:写明各学期教学总时数及各周学时数。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康武:《新课程下的数学课例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 76 - - 75 -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