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肾脏每分钟能把125ml血浆中所含的菊粉完全清除出去。 葡萄糖的清除率为0,尿素为70ml/min,对氨基马尿酸为660ml/min。清除率反映肾对不同物质的清除能力。 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一)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某物质可由肾小球自由滤过,而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则U·V=F·P,F=U·V/P=C, 其清除率等于肾小球滤过率。菊粉和内生肌酐清除率125ml/min,是肾小球滤过率。 (二)测定肾血流量 某物质经过肾脏循环后,通过滤过和分泌可被完全清除出去,该物质每分钟由尿中排出的量,应等于每分钟肾血浆中所含量。该物质清除率即为每分钟肾血浆量。碘锐特和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660ml/min就是肾血浆流量。血浆量占全血量55﹪,则肾血流量为660ml/min/55﹪=1200ml/min。 (三)推测肾小管转运功能 某物质在肾小球可自由滤过,其清除率小于肾小球滤过率,表明该物质被重吸收量大于分泌量。葡萄糖清除率为0,表明滤过葡萄糖被全部重吸收 尿素清除率70ml/min,肾小管既重吸收,又分泌尿素,重吸收量大于分泌量 肌酐清除率175ml/min,大于肾小球滤过率,表明肌酐可被肾小管所分泌 第七节 尿的排放 神经名称 起始部位 传入纤维作用 传出神经作用 盆神经 骶2~4 传导膀胱膨胀觉 逼尿肌收缩 内括约肌舒张 腹下神经 腰髓 传导膀胱痛觉 逼尿肌舒张 内括约肌收缩 阴部神经 骶髓 传导尿道感觉 尿道外括约肌 收缩,阻止排尿 排尿反射 储存尿量400ml以下时,膀胱内压无显著变化。尿量400~500ml时,膀胱内压才超过0.98kpa(10cmH2O)。此时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由盆神经传至骶髓排尿反射初级中枢,同时上传至脑干和大脑皮层高级排尿反射中枢,而产生尿意。 排尿时骶髓排尿中枢兴奋沿盆神经传出,引起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尿液进入后尿道,剌激尿道感受器,冲动沿阴部神经再传到脊髓排尿中枢,抑制阴部神经,使尿道外括约肌松弛,尿液由膀胱内压驱出。属于正反馈。 腹肌和膈肌收缩有助排尿的完成。 排尿异常 膀胱炎症或膀胱结石刺激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骶髓排尿中枢损伤或尿流受阻造成膀胱充盈不能排出,出现尿滞留 脊髓损伤使排尿初级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联系时,排尿失去意识控制而引起尿失禁。 第五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缺水时,尿的渗透压比血浆高,称为高渗尿。 如果饮水过多,尿的渗透压比血浆低,称为低渗尿。 根据尿的渗透压可以了解肾脏的浓缩和稀释能力。 (一)逆流倍增和逆流交换 逆流交换(countercurrent exchange) 两并列管道内液体相反流动,液体逆流过程中溶质或热量可单向交换。 逆流倍增(countercurrent multipliers) 由于逆流交换作用,管中溶质浓度或热量沿管长轴成倍递增 (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机制 1.外髓渗透压梯度由升支粗段NaCl主动重吸收造成的。 2.内髓渗透压梯度主要由NaCl和尿素形成。 (1)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和Na+不通透,水易通透。水被渗透压“抽吸”出来,小管液NaCl升高,到降支顶点达最高值。 (2)髓袢升支细段对水不通透,对Na+通透性高,小管液向皮质流动时,Na+ 被动扩散到内髓,使内髓渗透压提高。 (3)在ADH作用下,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小管液中尿素浓度升高。 (4)内髓集合管对尿素通透性大,尿素顺浓度差向管周扩散,内髓尿素浓度增高,渗透压升高。 (5)升支细段对尿素通透性中等,尿素可进入升支细段,经远曲小管和外髓集合管回到内髓集合管,再扩散到组织间液,形成尿素再循环。 总结: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主动重吸收是髓质渗透压梯度建立的原动力,而尿素和NaCl是建立髓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 一、尿液的稀释 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Cl,而对水不通透,造成升支粗段小管液为低渗液。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在抗利尿激素缺乏时对水几乎不通透,而小管液中NaCl被继续重吸收,形成低渗尿。尿崩症患者完全没有抗利尿激素,每天可排出20L低渗尿。 二、尿液的浓缩 肾髓质由外层到内层存在渗透压梯度,小管液由皮质向髓质方向流动时,管内的水因管外的高渗透压而逐渐被“吸出”,形成浓缩尿。抗利尿激素增加时,管壁的通透性加大,大量水分被重吸收而生成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 货运保险与货损理赔通道整合2025年应用前景.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课件——第一章 飞机结构.pptx VIP
- 中医治疗“慢脾风”医案37例.doc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