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畏之心一个实真的事故蒙培元
敬畏之心——一个真实的故事
蒙培元
我在幼年时期,经历过一个至今难忘的真实故事。
我家住在黄土高原,六盘山下。那里有河有原又有山,自然环境比较复杂。下面是一条小小的河谷,河谷两侧便是高原,高原之上又有延绵不断的高山(属陇山山脉)。河谷和原上是耕地,山上则是灌木丛林。
家乡交通不便,缺少燃料。当地农民只能靠烧柴做饭、取暖。我幼年时经常上山打柴。所谓“上山”,其实是到原上的田间草地去割草,并不是真到山上去。只要不拔掉草根,很快又会长出新草,第二年仍有草可割。但割草的人多了,田间草地常常被人割过,就要找有草的地方去割,经常是走很多路仍找不到更好的草。可见,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艰难。
有一次,我跟随一位堂兄到原上去割草,走到离山不远的地方,眼看就要到灌木丛了。我心想,如果进了灌木丛,一会儿就能割上一大捆,满载而归,岂不甚好。但是,再看看堂兄,他却头也不抬,毫无上山的意思,只是继续在原上寻找。我忍不住便问:“漫山遍野都是小树和草,能去砍吗?”堂兄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说:“不能!”我好奇地问:“山上有狼吗?”堂兄说:“没有。”其实家乡是有狼的。但是,大白天谁也没有见过狼,何况山下的原上,到处都有人在地里干活,我们即便是上山,也只是到山、原接壤的边缘地带,狼是决不会出来的。我相信堂兄的话是真的。于是我又问:“那为何不去?”堂兄只说了一句:“这山不能去!”表情是严肃的。我继续问,他就再也不回答了。
堂兄并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我想,堂兄是一位不识字的青年“老农”,未必能回答我的问题。但是,他又为何如此坚定,说话带有一种命令的口气,告诫我“这山不能去”呢?我当时已经读小学了,接受的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并不信神。但是我记得很清楚,当堂兄说这句话时,流露出一种神圣的敬畏感,使我为之一震,不由自主地受到一种感染。就是在这种环境的浸润下,我也就“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了。此后,我虽然到原上打过无数次柴,并且每次走到山下,总有一个问题在心中闪现,但是,和堂兄一样,我一次也未曾上过山。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宁可受困,也不到山上砍下一根枝条呢?我总想找到其中的答案,但是很长时间未能找到,后来也就不去想它了。
原来就在这座山下,有一条深谷,谷里有几处喷泉,十分壮观。泉水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清澈透明,汇成溪流。这些泉水算是当地的小小一景,偶尔还有人去观赏游玩。其中有一处位置较高的泉水,便是附近村子男女老幼的饮用水。家乡的人就是靠这些泉水生存的。不过,就我当时所学的那点知识,还不足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山下为何出泉?泉水从何而来?”我只知道,水是从地里冒出来的,大概自古如此,将来永远如此吧!
沿着河谷小平原顺流而下,两侧山谷有很多这样的溪流,这些溪流穿过高原,汇入河中,最后流入渭河。每个山泉的周围都有村庄,互相连属。而每座山峰,都是郁郁葱葱、云雾缠绕。正因为泉水源源不断,河水也就四季长流。到了冬天,地上是一层厚厚的积雪,河水结成一条“冰川”,可到上面去滑冰;一到夏天,雨量充沛,河水盈满,可到里面去游泳。那时,我在县城里上学,从我们村子到县城有三里地,每天上学都要经过S形的两个河道,由于当时没有桥架,只能淌水而过。记得夏天经常在晴空当日之时,突然从山顶上升起乌云,布满天空,接着是雷声大作,大雨降临。雨过天晴之后,大地又是一片生机,空气格外清新舒适,鸟儿昆虫竞相歌唱。这时,我们便跑到原上去采蘑菇。到了秋天,也有阴雨连绵的时节,记得最多时一连下四天四夜的雨。这时,农民们不能下地干活,有的人便到附近的瓜棚里去聊天、吃西瓜。
但是,“文革”前后,在“战天斗地”、“向荒山要粮”的口号下,这座山和其它的山一样,统统被开荒种地了。从此再也看不到莽苍苍的灌木丛了,所看到的只是一块块光秃秃的黄色坡田。耕地面积扩大了,但是,山顶上长出来的庄稼却很稀少,一眼望去,便能清晰地看到麦田里露出的黄土地。更可怕的是,气候一年年恶化,雨水越来越少,冬天也很少看到雪了。据家乡的人说,七十到九十年代,那里经常发生旱灾,不仅山上,就连原上和河谷地带,庄稼收成也受到严重影响。旱情严重时,连续几年不降雨,种在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不收。除了旱灾,还有洪涝。有一年,百年不遇的洪水冲走了好几个村子,我家附近的一个村子只好全村搬到原上去住了。80年代,胡耀邦同志亲自到我们家乡去考察,提倡种草种树,恢复生态,情况开始有了好转,但是,很快又停止了,已经长到拳头粗的柳树被砍掉盖房和烧柴了。泉水干涸了,河滩上只剩下沙石。村里人只能在谷口入河处凿一个小坑,储一点水,再从坑里取水饮用。坑里的水尚能维持部分人的生活之用,但是已没有多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张树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节内容的教学处理.doc
- 张月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 教师工作常会用到喉咙.docx
- 张润泽-----论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doc
- 教师工龄工资标准.docx
- 张畈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单元测验试卷分析.doc
- 张艺钟。建设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doc
- 教师应具有的素质.doc
- 张虹俊美开题报告.doc
- 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课本知识潜在的游戏资源.doc
- 超高龄病人的护理.pptx
- 2025年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英语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试卷:艺术美学原理与应用.docx
- 金融CRM数字化升级2025年,金融行业客户关系管理数字化转型挑战与对策报告.docx
- 胆囊术后护理.pptx
- 2025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pdf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黑龙江-黑龙江康复医学与技术(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脱水治疗技术.pptx
- 2025年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笔试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医技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