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讲义.doc

【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讲义.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版】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讲义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片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5分) 1.(1分)“同呼吸,共奋斗“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措施中不利于PM2.5治理的是() A. 发展燃煤发电 B. 研究新能源汽车 C. 禁止焚烧秸秆 D.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只要能减少空气中固体颗粒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解答: 解:A、发展燃煤发电,会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大量的悬浮颗粒,所以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作用,故A正确; B、研究新能源汽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PM2.5的治理,故B错; C、焚烧秸秆能产生烟尘,所以禁止焚烧秸秆,有利于PM2.5的治理,故C错;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就减少了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故D错.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只要能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就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 2.(1分)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钢 B. 矿泉水 C.干冰 D. 过氧化氢溶液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逐项分析即可. 解答: 解:A、钢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干冰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过氧化氢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1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制汽水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气体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用小苏打、柠檬酸等制汽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闻气味方法 B. 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放回原瓶 C. 稀释浓硫酸D. 称量氢氧化钠质量 考点: 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滴瓶上的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但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1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 浓盐酸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出现 D. 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氨气产生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溶解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