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N经销商版51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FN经销商版51版

fFN与Bishop评分联合应用 Bishop评分中宫颈的长度与首次引产到分娩的时间呈正相关 fFN与首次引产到分娩的时间和引产的潜伏期呈负相关 二者联合应用克服fFN的影响因素和宫颈长度的不足,更好反映宫颈状态,对指导延期妊娠用药和增加阴道分娩率有意义。 fFN的临床意义: 1、fFN是反映宫颈成熟度的良好标志 2、fFN对足月妊娠分娩发动有预测价值,且优于Bishop评分 3、fFN与Bishop评分联合应用预测引产可提高引产成功率 4、fFN对分娩方式有预测价值,有助于合理选择足月妊娠引产时机、降低剖宫产率。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0;79:3-7 fFN的产品原理及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fFN的检测方法 胶体金法:定性/半定量 上转发光法:精确定量 ——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定量POCT技术平台 定量-UPT上转发光法 上转发光POCT检测技术优势 我国目前唯一一台全定量检测fFN浓度的床旁检测仪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推荐使用产品;是唯一的推荐的降钙素原、胎儿纤维连接蛋白POCT仪器及试剂 * fFN检测步骤(三步法) 第一步:采样 在阴道后穹窿以干燥洁净棉拭子取样10秒 第二步:制备样本 样本浸入稀释液并震荡15秒 第三步:上机取得结果 取70微升样本稀释液滴入加样孔,室温平置20分钟后放入仪 器检测并取得数值 样本采集 阴道窥镜检查时,用专用灭菌拭子在阴道后穹隆处,轻轻蘸取宫颈阴道分泌物约10秒钟。 检测方法介绍 检测方法介绍 步骤一 样本采集(步骤二) 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放入含有稀释液的试管中,拭子头应浸没在稀释液中,拭子头在试管内壁上滚动10-15秒或震荡试管10-15秒,以保证标本尽可能多的溶于稀释液,随后即将拭子取出丢弃。 上机实验(步骤三) 取70微升样本加入检测卡加样孔中,室温放置20分钟,需水平放置,严禁摇晃或甩动检测卡 将检测卡插入已预热好的仪器中读取结果并打印。 取样前注意事项 在其他阴道操作前取样 指诊 阴道超声 微生物培养取样 存在下列因素时不取样 宫颈口扩张≥3厘米 胎膜早破 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中等或重度阴道流血 24小时内有性交史 样本有可能被润滑剂、肥皂、消 毒剂或膏状物污染 fFN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取样时于阴道后穹窿无白带或者白带较少处取样,若取样中白带较多可以去除白带后再将无菌拭子至于稀释液中稀释。取样分析检测时应静置沉淀后取上层清液检测。 fFN检测阴性结果仅提示短期内早产风险较小,不能完全排除早产可能性,需两周后再次检测fFN或临床进一步观察后,根据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若取样后8h内检测只需将待测样本至于室温环境即可,若不能在8h内检测请将待测样本至于-20℃冷藏。 fFN的局限性 医学检验都有局限性 敏感性在50%--85%,但阴性预测值高,早产一周内为98% 个体差异及采样因素 假阴性,假阳性的可能 样本的局限性 分泌物检测,影响因素多 fFN检测的总结 目标人群:孕22至35周的孕妇,甚至可提前至孕20周 孕37至40周的足月孕妇 超过孕40周的延期妊娠孕妇 检测目的:对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筛查早产可能 对于足月妊娠的孕妇判断临产时间 对于延期妊娠的孕妇判断药物引产效果及辅 助选择生产方式 谢谢大家! * 而这个治疗“时机”的把握来源于fFN在孕22-35周间如果高于50ng/ml浓度,fFN检测显示阳性。有文献显示:检测阳性的孕妇在7天内发生早产的几率是fFN检测阴性孕妇的27倍。14天内发生早产的几率是fFN检测阴性孕妇的20倍。 * * Clinical Risk Factors Only Partially Helpful Key point: Risk factors fail in both directions More than 1/2 of women who deliver preterm do not have identifiable risk factors1 Approximately 2/3 of women with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do not go on to deliver preterm2 References: 1. Kramer MS. Determinants of low birth weight: methodological assessment and m

文档评论(0)

kuailexingk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