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主题-田间地头越语声声
田间地头越语声声 寻常巷陌乡情悠悠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发掘萧山民俗”资源的实践与研究
萧山区江寺小学 祝美芬
(本文获2010年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研究的背景
小时侯的六月里,吃罢晚饭,大人小孩都习惯搬了竹椅板凳坐在道地上,摇着芭蕉扇,望着夏夜灿烂的星空,听爷爷奶奶讲那些听了又听的传说,哼那些哼了又哼的有趣童谣,“一颗星,不楞灯/两颗星,挂油瓶/油瓶油,加辣酱/辣酱辣,加水獭/水獭尾巴长,小瘌子啦娘。”说的是那淳朴的本地方言,娓娓道来中偶尔还略带些揶揄味,绘就的是那一幅幅童年美好的图景,成就的是记忆中的一个个经典瞬间。更让人难忘的是村里那位擅长说大书的故事爷爷,在很多个星夜,十来个小伙伴总是如期而至,围着爷爷要他讲那些骇人的鬼怪故事。爷爷总是摇着头说:“今天不讲哉,今天不讲哉!等下你们听了以后又要吓煞哉!”可是一点都动摇不了我们这群难缠的小鬼,最后他只得坐下来,摇着麦草扇开讲,小伙伴们是边听边尖叫,边听边吓得四下里躲藏,但还是要接着听。其中要数“花脚胖鬼”最是吓人,这往往也是压轴故事,每每听到这里,大家是肯定要吓得一哄而散、逃回家里的,而且往往被吓得难以入睡。年事稍长,读了《聊斋志异》,觉得里面的鬼怪故事也不过如此,还不如“花脚胖鬼”来得惊险。这些“大头天话”也可称得上是“民间聊斋”了吧。如今,慈祥的奶奶,说书的爷爷都早已随着那轻风离开了我们,只剩那悠悠的童谣还在耳畔回响,那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还不时在心中传唱……越语乡情,是一缕质朴醇美的清风,是心中永远剪不断的情结。
细细体察,萧山——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确实有不少原生态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去探究,作为一个萧山人,尤其是对于如今这代在温室里长大的小学生,更有对萧山淳朴悠久的民风民俗进行适当了解的必要。因此,不由产生了一个想法:引导学生探寻家乡的民风民俗,广泛积累素材,感受质朴浓郁的乡里乡情,并运用各种文体把采风所得撰写成文,最后作成果交流,以实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的。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运作模式的探索
一个最简单的构想: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四步走:整装待发(研究的前期准备)——民间采风(文化素材的积累)——牛刀小试(材料的重组与撰文)——尽显风采(成果的交流与互动)。
一、民俗文化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份小小倡议书
为了让学生理解开展这一学习活动的初衷,了解一些参与实践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在暑假前夕,我以信的形式写给每位同学,告诉他们心中的想法与愿望,在沟通中认识其意义,在交流中达成心灵上的默契,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略)
一份小课题参考菜单
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为他们的探究指明一个大致方向,事先我上网、跑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一些资料,精心设计了一份小课题参考菜单,凡是菜单上列举的,学生们都会有实实在在的发现,真真切切的收获,当然,后面的省略号也告诉同学们可以探究那些自己能了解到的独特的题材。
萧山民俗调查小课题参考菜单
1、本地节日风俗探寻
2、本地生活习俗探寻
3、父母小时候的老游戏
4、本地方言趣谈
5、本地俗谚拾趣
6、楼塔古镇的“细十番”
……
一张活动记录表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势必要记录一些收集到的资料,为了方便学生的记录,同时也为了给老师在收集整理时提供方便,事先设计了一张活动记录表。
萧山民俗调查活动记录表 研究主题: 研究人员: 研究方式: 研究地点: 资料来源: 采风纪实(题目自拟) 旁批 作品星级: 教师评语: 二、民俗文化素材的积累
在这期间,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了参考菜单中比较适切的专题,全身心投入了充满兴奋与诱惑的实践活动之中,他们亦或实地调查采访,亦或查阅书籍资料,俨然成了一位位“小小研究者”。从学生的调查反馈结果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这样的语文学习方式是非常喜欢的,可以说是乐此不疲。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探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生动的文化素材,从而也培养了他们走入社会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锤炼了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民俗采风文章的酝酿与撰写
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后,接下来就是重组撰文了。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作文水平与个性倾向,不拘一格地运用了各类文体进行创作,有散文、记叙文、日记体、访谈式、小课题报告、小论文,也有口述整理式等,或长或短、或精彩或简单地记录下了自己的采风所得。本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了初步分类,并进行了适当整理,这些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本地淳朴的民风与民俗。
岁时节令民风淳
萧山人历来都比较注重过节,且有一定的讲究。在这些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是过年。春节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