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音乐

第一章 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云门》:又称云门大卷,六代之舞之一,相传是黄帝时代的赞颂图腾的乐舞,周时为祭天神时行祭天礼的一部分。 2.《大武》:周初为庆祝武王伐纣而作的大型乐舞,有歌有舞征伐气氛浓厚,六代之舞之一。 3.六代之舞:雅乐的最高典范,用在祭司天地,日月,山川以及祖先等场合,受贵族重视。《云门大卷》《大武》《大咸》《大韶》《大夏》《大濩》 4.瞽gǔ宗:商代人进行祭司和音乐教育的机构:瞽朦,进行演唱、演奏和音乐教育的盲乐师。 二.简答题 1.远古至夏商时期的乐器有哪些类型? a.吹奏乐器:骨笛,陶埙,缶,埙,言, b.打击乐器:陶钟,土鼓,石磬,铜鼓, 2.远古夏商奴隶主对音乐的享受表现在哪些方面? a.远古时期音乐的作用主要在于助兴娱乐,抒发感情鼓舞人们对劳动的热情和斗争精神。 b.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音乐文化的提高,奴隶主把音乐作为娱神和娱己的手段,于是出现了为他们服务的乐舞奴隶和各种歌舞。 c.从一些文献看,奴隶主对月物的使用达到穷奢极欲的程度,“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 d.奴隶主的奢侈使音乐迅速走向了专业化的道路,出现了专职乐师与乐舞奴隶,乐器的数量和质量,乐舞的演奏技艺和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二章 西周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礼乐制度:礼,以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互为表里的礼制;乐,与礼相配合的音乐歌舞和乐队配置。周时为统治者区分等级、调和矛盾、加强思想统治的重要手段。 2.俗乐:又称新乐,是我国古代对民间音乐的一种称呼,与雅乐相对而言。 3.成均:周代大学之一,用来进行周代的礼乐教育。 4.《诗经》:我国现存最早一步诗歌总集,按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 5.《高山流水》:伯牙所作,现存琴谱见《神奇秘谱》。伯牙,战国时著名古琴演奏家。 6.师旷:春秋时晋国主乐太师,擅长演奏古琴,有很强的审音调律能力,音乐素养极高,对南北方音乐有深刻研究,认为乐的作用不在于娱乐,而在于传播德政教化群众。还是一位受人尊敬颇负盛名的贤臣,清醒的政治头脑关心人民疾苦。 7.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 二.简答题 1.十二律如何产生?其律名是什么? 又称十二律吕,或六吕六律。(08名。律吕)三分损益法求得。 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洗,姑洗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 2.简述儒家墨家道家的音乐观 a.儒:把音乐作为修身治国之道,并积极展开音乐教育。 b.墨道:从劳动人民利益出发反对统治者音乐享乐,反对音乐否定音乐,墨甚至提出非乐主张。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一.名词解释 1.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鼓和吹奏乐器合奏的音乐,有时也有歌唱,原是西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汉初传入中原与汉族音乐结合。 2.相和歌(09.名):始于汉初,是我国北方流行的一种民间音乐,最初有清唱和加帮腔,后来逐渐采用管弦乐器伴奏。在发展过程中与舞蹈结合,成为一种大型的歌舞曲,称“相和大曲”。 3.百戏:是多重民间艺术在宫廷中的总称,如杂技、角抵、幻术、武术、歌舞、杂戏等,汉时得到广泛流传。魏晋之后百戏名称逐渐被散乐取代。 4.丝绸之路:汉武帝时由张骞开辟的中国与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之路。从音乐文化交流来说,丝绸之路把西域的乐器乐舞乐人等源源不断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的音乐文化。 5.《幽兰》:古琴曲有唐代人手抄现存日本,南朝所传《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乐谱乐曲。此曲表现了内心的悲怨、感伤和压抑的情绪,音调源于汉代民歌《陇西行》,十三个徵位的泛音几乎全用到了,说明当时古琴家们对纯律音响不但有了明确的认识,而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音乐实践。 6.《酒狂》(2011.名):相传为阮籍所作,内容是对当权者的不满,此曲旋律精炼,结构严谨,跳荡的节奏和先抑后扬的音调形象的刻画了一个醉意朦胧步履艰难的神态。 7.《胡笳十八拍》:相传为汉末蔡琰所作,描写她本人的不幸遭遇和思想别子的心情,此曲凄楚哀怨,十分感人。 8.《广陵散》(2010.名):又名《广陵止息》,相传流行于东汉末年,描写的是聂政为父报仇刺死韩王的故事,今所见曲谱来自《神奇秘谱》。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怨恨凄感,即如幽冥鬼神之声,邕邕容容,言语清泠。及其怫郁慨慷,又隐隐轰轰,风雨亭亭,纷披灿烂,戈矛纵横” 《琴书·止息序》 9.蔡氏五弄(2010.名):琴曲《游春》《绿水》《幽居》《坐愁》《秋思》被人称为“蔡氏五弄”,东汉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蔡邕yǒng 所作,这些作品结构短小风格恬静,甚受人们欢迎。 10.嵇jī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琴家、音乐评论家,人称“嵇中散”他有很好的音乐修养,精琴艺通音律善作曲,所弹《广陵散》(2010.名)声调绝伦,他所创古琴曲《嵇氏四弄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