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音乐下复习资料南师大
《中国民族音乐》(下)复习提纲
第一章 独奏音乐
第一节 吹管音乐
1.管子的产生:由西域传入,古代称筚篥
2.《江河水》:曲体结构(带再现的三段体);旋法特点(A段——借字、核心音调重复递变、句幅递减;B段——借字);A段主题背诵
3.唢呐的产生:由西域传入,surna
4.《百鸟朝凤》的产生与曲体结构(循环体)
5.竹笛的产生与发展
6.《喜相逢》:产生;曲体结构(变奏体);变奏手法(旋律加花减字、速度变奏、技巧变奏);A段主题背诵
7.《鹧鸪飞》:产生;曲体结构(变奏体);变奏手法(放慢加花);旋法特点(放慢加花、特性音调自由贯穿)
第二节 弹弦音乐
1.古琴的产生、形制、琴曲、琴派
2.古琴文字谱(南朝梁·丘明传谱《碣石调·幽兰》)
3.古琴减字谱的产生与基本技法(文字谱与减字谱互译)
4.《流水》:乐谱最早载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川派《流水》;曲体结构(联缀体);主题背诵
5.《梅花三弄》:乐谱最早载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初为笛曲,东晋桓伊所作;曲体结构(循环体,循环因素有二,一是梅花主题段落循环,二是乐句合尾);旋法特点(乐段循环,乐句循环[合尾],围绕中心音旋转第二主题);梅花第一主题背诵
6.琵琶的产生与发展;定弦;乐曲按结构分大曲与小曲,按题材风格分文曲与武曲;华彦钧、刘天华琵琶曲;
7.《阳春白雪》:母曲;曲体结构(带循环因素的变奏体;旋法特点(全曲:变奏、循环[合头];【独占鳌头】借字(隔凡,凡忘工);【道院琴声】围绕中心音[徵]旋转)
8.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曲体结构(联缀体与变奏体);定弦(Adea与ABea);表现手法(重写实与重写意)
9.筝的产生与流派
10.《渔舟唱晚》:旋法特点(第一段借字、旋律线递降;第二段旋律线递升、旋律线递降)
11.《寒鸦戏水》:潮州筝曲的“二四谱”及调式特点(借字:轻三重六,重三六,活五);母曲《老八板》与“六十八板体”
第三节 拉弦音乐
1.拉弦乐器的产生与发展(唐:轧筝与奚琴;宋:马尾胡琴;明清随戏曲曲艺发展成多种乐器:板面类与皮膜类)
2.《大起板》:板胡产生;《大起板》产生;旋法特点(A段围绕中心音[宫]旋转、句幅递增、句句双;B段围绕中心音[宫]旋转、句句双;C段围绕中心音[徵]旋转、句幅递减,句句双);曲体结构(联缀体);A段主题背诵
3.阿炳的二胡作品
4.《二泉映月》:曲体结构(变奏体);变奏手法(旋律活动音域的上升与下降、结构的扩充与缩减);旋法特点(全曲变奏、顶真、旋律阶梯式上升或逐层上升);A段背诵
5.《听松》:曲体结构(拱桥状三段体)
6.刘天华的二胡曲及分类
7.《病中吟》:曲体结构与调性布局
8.《空山鸟语》:意境取自唐王维《鹿柴》;曲体结构(联缀体);旋法特点(C段转绕中心音[徵]旋转);A段主题背诵
9.《光明行》:曲体结构(复三部曲式)
10.京胡及皮黄腔定弦;《夜深沉》由来及旋法特点(围绕中心音旋转)
第二章 丝竹音乐
1.江南丝竹的集社组织(最早的)、乐队组合(以曲笛二胡为主,辅以扬琴、筝、箫等)、八大曲、织体
2.《中花六板》:母曲;变奏手法(放慢加花,特性音调的自由贯穿)
3.《三六》:母曲;曲体结构(循环体。循环因素有二,一是主题段落循环,二是乐句循环[合尾]);旋法特点(全曲循环[包段落和乐节循环[合尾];C段变奏、借字;D段借字)
4.广东音乐的乐队组合(五架头和三件头)、结构特点(短小)、调式特点(正线,反线[1→7],乙反线[3→4,6→降7])
5.《雨打芭蕉》:曲体结构(带再现的三段体);旋法特点(A段合头,合尾;B段围绕中心音[徵-商-徵]旋转);A段主题背诵
6.《双声恨》的旋法特点(A段双借[乙反线]、核心音调的重复递变)
第三章 吹打音乐
1.山西八大套
2.苏南吹打的乐队组合(十番鼓与十番锣鼓)
3.《十八六四二》:主要锣鼓点的锣鼓经;【大四段】的旋法特点(句幅递减、句句双);【鱼合八】旋法特点(句幅递增、句幅递减、合尾);【金橄榄】旋法特点(句幅递增、句幅递减、合尾);【螺蛳结顶】旋法特点(句幅递增、句幅递减、合尾、合头);
4.浙江吹打的锣鼓组合(十锣形式与五锣形式)
5.《将军得胜令》:《将军令》旋法特点(变奏);《得胜令》旋法特点(变奏,句句双,句幅递减);《绕滕》与《四门》的旋法特点(句幅递减)
第四章 民族管弦乐
1.《金蛇狂舞》:母曲(倒八板);旋法特点(借字,句句双,句幅递减)
2.《春江花月夜》:母曲(琵琶曲:夕阳箫鼓;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改编);曲体结构(带循环因素的变奏体);旋法特点(全曲变奏、顶真、乐句循环[合尾];末两段旋律线递升、旋律线递降);A段主题背诵
【附1】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发展原则与发展手法
一.重复与联缀原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