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架支摸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工程位于XX市XXX路XX号,包含A、B、C、D四个区,B区为经管大楼,地上1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0890m2,其中地下5310 m2;C区为研究生大楼,地上1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1953m2,其中地下1943 m2。B区中有天井,在7层顶(标高27.85米)有混凝土楼板及钢结构玻璃雨棚,需要从±0.000搭设高度为27.7米的支撑体系浇筑混凝土梁板;C区⑦轴处有部分梁板支撑高度为11.7米;B、C区这两部分均属于高架支模,为了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方案。
二、模板支架设计
2.1 方案设计
为了保证架子体系的整体连续贯通性和可操作性,B、C区梁下立杆间距按600×600考虑,水平步距1800㎜,楼板面立杆间距为1000×1000㎜,水平步距为1800㎜。见附图3、4所示,B区立杆布置见附图1所示。
2.2 选择设计计算模型
从立杆平面布置图中可以明确看出各梁底立杆间距及沿梁长方向排距,从中选择有代表性及最大立杆受力进行结构架子体系设计验算,具体计算如下:
3.3 架体各配件力学性能(由于现场所进钢管壁厚有3.5、3.25、3.0mm三种规格,本方案按3.0mm计算):
序号 架 体 力 学 性 能 壁厚 3.5mm 3.0mm 1 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215N/mm2 215N/mm2 2 Φ48钢管截面面积(A) 4.89cm2 4.239cm2 3 Φ48钢管回转半径(i) 1.58cm 1.595cm 4 Φ48钢管惯性距(I) 12.19cm4 10.78cm4 5 Φ48钢管截面模量(W) 5.08cm3 4.5cm3 6 Φ48钢管每米长质量 3.84Kg/m ≈3.84Kg/m 7 Φ48钢管弹性模量(E) 2.06×105 2.06×105 8 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8.00KN 8.00KN 9 底座竖向承载力 40kN 40kN 钢管的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公式:A=π(d2-d12)/4 I=π(d4-d14)/4 W=π[d3-(d14/d)]/32
i=√d2+d12/4
三、模板支架验算
3.1 梁模板支撑验算
B区高架支模的最大梁截面尺寸为:800×1200mm,以此梁为B区计算对象:
1、荷载标准值
① 恒荷载
模板自重 0.4×(0.8+2×1.12) = 1.216 KN/m
混凝土自重 24×0.8×1.2 = 23.04 KN/m
钢筋自重 1.5×0.8×1.2 = 1.44 KN/m
合 计 25.70 KN/m
② 活荷载
振捣荷载 2×0.8 = 1.6 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2.5×0.8 = 2.0 KN/m
合 计 3.6 KN/m
2、荷载设计值
0.9×(1.2×25.70 + 1.4×3.6) = 32.29 KN/m
荷载设计值:P = 32.29 KN/m
3、荷载设计值梁底模板体系验算
此时P = 32.29 KN/m
概况:模板背楞放置50×80木方,中间放置两根钢管,如下图所示主龙骨沿梁长方向间距600;两根立杆间距为500。
① 梁底模板(15mm厚木胶板)
计算示意图(按4等跨连续梁计算):
化为线型均布荷载:
q = (32.29×1)/0.8= 40.36 N/mm
Ⅰ 抗弯强度验算(按3跨连续梁计算)
M = 0.107qL2 = 0.107×40.36×1602
= 1.11×105 N·mm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1000×152/6 = 3.75×104mm3
则:σ = M/W = 2.95 N/mm2 < fm = 35N/mm2
Ⅱ 挠度验算
弹性模量 E = 4500N/mm2
惯性矩 I= bh3/12 = 1000×153/12 = 2.81×105 mm4
ω=0.632q×L4/(100×E×I)
=0.632×40.36×1604/(100×450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技术企业员工流失的应对和防范实务培训.doc
-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doc
- 高应变法动力检测(2008年12月).doc
- 高支撑专项施工方案20140220.doc
- 高支撑大跨度施工方案.doc
- 高抗紫外EVA胶膜的研制.doc
- 高抗硫酸盐水泥在小规格窑外分解窑生产技术及经验.doc
- 高支撑模板施工方案附图及计算书.doc
- 高效优质玉米栽培技术.doc
-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doc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优化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医药细胞治疗项目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潜力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谷歌AI在文化娱乐行业的商业化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报告.docx
- 奢侈品行业2025年客群性别比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升级与运营效率提升报告.docx
- 2025年英伟达AI芯片在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车位优化分配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成本效益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氢能源动力系统应用前景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氢能动力系统性能评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