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当代女性风采.docVIP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当代女性风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当代女性风采.doc

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当代女性风采   摘 要: 女导演徐静蕾执导的热播女性电影《杜拉拉升记》中的女性形象绽放出当代职场女性特有的时代风采。她们在职场苦苦打拼,追求事业爱情双丰收,自由洒脱,完全超越传统影片中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模塑,在妇女解放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对今后妇女解放发展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女性风采   文学场域中的女性文学包含女性书写女性和男性书写女性两种类型,电影场域中的女性电影可指女性编导拍摄女性和男性编导拍摄女性两种类型。上述女性自我言说、自我表达的女性艺术作品深深镌刻着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心绪密码,为男性艺术家所无法企及和??越。热播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称得上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女性电影,由实力派女作家徐静蕾根据女性作家李可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并主演。徐静蕾延续了小说原作者的独特女性视角,又以二次创造方式对影片中的女性世界给予了富于自我个性特色的解读。女性独特的生命自悟、内心的激愤与坦荡、女性的气质人格,在外企白领杜拉拉的职务升迁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演绎和展示,反映了当代职场年轻女性崇尚自由独立精神的工作生活风貌。纵观百年电影对女性形象的探讨,《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女性形象早已超越了以往电影中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模塑,以及女性对自我解放的诉求,彰显出浓郁的时代自由风尚特点。一般说来,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为男权模塑和女性自我演说两种类型。   一、女性电影中的男权模塑女性形象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势必受到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影响。传入中国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电影,不可避免地深深打上几千年男权文化的烙印,即“夫为妻纲”、“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男权文化意识观念。在由父系话语建构的中国传统纲常伦理宗法文化中,女性成为被男性言说的“第二性”、“他者”。女性在集体无意识中内化男权文化道德价值观,即便偶有班超等知识女性发出貌似女性的声音,实则仅仅充当男权文化的代言人,女性声音完全缄默于心。具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文学戏剧艺术,是科技成就的后起电影艺术取之不尽的资源。早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无不为男性艺术家所模塑,彰显出男性对女性的期待和欲望,要么德贞,要么色艳。千百年来,女性欲有所作为,也只能如花木兰、女驸马一样女扮男装进入男性秩序范围内,方可获得男权文化的认可。   回顾中国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媾变,可以看出女性意识观念的变更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影中的经典女性形象,最早可上溯到20世纪年代第一位女演员王汉伦在《孤儿救祖记》中塑造的贤妻良母余蔚如。20世纪30年代,阮玲玉在《神女》中塑造了妓女阮嫂,周旋在《马路天使》中塑造了歌女小红,这些女性形象虽然受尽侮辱欺凌却灵魂闪光。20世纪40年代,白杨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塑造了另一个忍辱负重的贤妻良母形象。新中国成立前的影片中不乏王丽珍等交际花艺术形象。上述女性形象均为男性编导所塑造诠释,基本延续着数千年的传统女性道德价值观。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尤其女性的解放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还出现了女性导演拍摄的女性电影。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有关妇女突破传统观念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的主要有《李双双》中积极泼辣能干的李双双,《女理发师》中勇敢服务社会的女理发师华家芳,她们均在谋求自我解放的道路上嘲讽并改变着家中具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男性家属。但这一时期的电影受“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办到的女同志也一定能办到”的思想桎梏左右,出现了抹杀女性性别特征的现象,造成了另一种形式上的性别不平等。此外,《红色娘子军》中由女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吴琼花形象具有代表性,即女性的革命成长必须经由男性指导员洪常青的引领,并未真正脱离男权文化的影响。即便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云山传奇》中的冯晴岚和宋薇虽然工作独立却成为男性形象的附庸,尤其勇于为男性“献身”的冯晴岚更兼具女性母性及挣钱机器数职,成为男性欲望的化身。这一时期男性导演执导的女性电影形象并未脱离男权文化的模塑。其间出现了首批女导演拍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如董克娜执导的《昆仑山上一棵草》中的李婉丽,王苹执导的《柳堡的故事》中的二妹子,然而这些女性导演的独特女性视角被淹没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之中。   马洛斯把人的生存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层次。有史以来,人类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都在苦苦寻求精神层面的超越,探寻自我解放道路,女性也不例外。于是自20世纪80年代始,出现了一批批探索女性生命意识的女性导演,塑造了很多由女性自我言说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二、女性电影中的自我言说女性形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导演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眼光和视角,拍摄了大批颇具时代特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