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上的龙纹-1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瓷器上的龙纹-1供参习

中国古瓷上的龙纹装饰今年是十二生肖的龙年,从今天开始连续发些带有龙纹装饰的中国历代古瓷,特别是元明清三朝的青花龙纹瓷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瓷器装饰的永恒主题,古瓷带我们穿越历史,重温巨龙曾经的辉煌! 一、宣德青花云龙纹捧盒 ? ? ? ? 这是永乐青花海水五龙纹碗,这件青花瓷器以淡雅的浅蓝釉绘画水波纹,龙纹以浓艶鲜明的深蓝精描。龙目瞠眼张口,怒髪冲天,鋭爪狂张,姿态威武矫健,乃明初彰显国运的力作。 ? ? ? ? 元青花上面的龙纹大家无不知道大英博物馆的那对云龙纹象耳瓶,那是近一百年前发生的不应该发生的故事,但今天这样的事情是否还存在,恐怕更糟糕,因为‘叶公好龙’的先生特别多。 ? ? ? ? 这是大明宣德年制的青花云龙纹大碗,其口径有40公分,五爪龙在下面海水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英姿勃发,矫健威猛,既有大明朝的强悍又有瓷器装饰上霸道。 ? 宣德青花龙纹其威猛无比的张力表现恐怕在下面这对器物的装饰上表现的更加充分,这类粗壮强悍的龙纹霸气只能在青花瓷的黄金时期且是大器上表现才更加豪迈。 ? 乾隆青花苍龙教子图瓶 ? ? 此瓶俊秀别致,颈之两侧贴塑青花夔龙纹为耳,可爱生动,与圆润扁平的瓶体上下相衬,更见灵空精巧。口沿外唇下画如意头纹一周,瓶身前后绘饰“苍龙教子图”,图中祥云迤逦,漫天飘飞,洪蝠迭现,灵瑞咸集,但见苍龙腾空而起,叱咤风云,虬躯矫健凶猛,大有气夺千里之势。幼龙则破浪而出,昂首欲飞,与侧首下顾的苍龙深情对望。其画笔生动精美,所见祥云虽多,却形态各异,深得迤逦之姿,福海之中波涛汹涌之象,是以线描之功不厌其烦地绘就,细腻而娴熟,展示御窑画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妍丽清雅的青花,莹润皙白的胎釉,相益彰显,闪现出乾隆上品御瓷的非凡丽质。圈足内书青花六字篆款,端庄规整,笔道遒劲有神。苍龙教子图作为清宫御瓷装饰题材始见于雍正一朝,实例可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乾隆后期,苍龙教子图成为御瓷之中寓意特殊的一类,存世数量珍稀,经查阅公私典藏数据,与本品相同的实物仅见于西藏博物馆藏品“乾隆青花云龙背壶”,高29.5厘米,二者似应为原配的一对。乾隆后期“苍龙教子图”在御瓷装饰中的出现是有着深刻的寓意,寄托了乾隆皇帝对大清天下的下一任继承者的殷殷期望。满清定鼎中原之后,之所以能够出现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除了三代君主皆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均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勤政为民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故此如何于诸皇子之中考察选取最佳者即太子位,关乎社稷安危,天下得失,乾隆皇帝面临同样的抉择和压力。乾隆三十八年,弘历秘密建储,决定皇位传给皇十五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如何培养继承人自然是弘历必须考虑的问题,虽然没有公开皇储身份,但是实际事务之中乾隆皇帝对永琰格外器重,已经暗示其储位所属,因而一直在教导和培养他。乾隆皇帝对“教子”行为的重视可以借后来其禅位之后对嘉庆皇帝实行的“训政”得以体现。训政,即是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永琰被正式宣布立为皇太子,乾隆皇帝就此发出上谕:“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表明乾隆皇帝在禅位之后,朝中大事嘉庆皇帝仍需要聆听他的教诲,以免施政失当。此状况延续至嘉庆四年初乾隆皇帝驾崩为止,《清史稿 ? 仁宗本纪》记道:“初逢训政,恭谨无违。”永琰忠厚老实、规规矩矩、重视仁孝,对乾隆皇帝的意旨一向言听计从,无疑最符合乾隆皇帝的训政目的。嘉庆二年,弘历已当了两年的太上皇,五世同堂,本该娱悦于山水之间,颐养天年,却依然朝夕牵挂着朝政,因此特意刻制了“归政仍训政”印章,告诫自己不可松懈培养继承人的重任,由此可见其对大清江山的重视,对嘉庆皇帝执政的关切。本品正是乾隆皇帝此番“教子”苦心的见证,寄寓乾隆皇帝教导大清新一代君主的款款真情,所绘苍龙教子图之中幼龙则是皇十五子永琰的化身,其右爪紧握宝珠,昭示其将来嗣承大统之位,与乾隆三十八年之后的永琰身份相符。苍龙殷切的眼神也折射出乾隆皇帝对永琰的关切和大清江山的思虑。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下),第136页,图57 ;《西藏博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第108页。 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曾出土了一件大明成化年制的长颈瓶‘也叫鹤颈瓶’,其实早在明初的永乐窑就有这样的青花产品,下面这件从型制纹饰到胎釉青料发色及落款是地道的永乐青花云龙纹鹤颈瓶,并有盖,十分少见。 ? ? ? ? ?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