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

35 寄生虫感染与耳鼻咽喉科疾患 ??? 引起耳鼻咽喉疾病的寄生虫感染包括体内与体外的、直接与间接的、常见的与偶然性的以及原发与继发的。由于涉及到的虫种很多,且有些情况比较少见,而临床诊断一般容易忽略寄生虫,因此往往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常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临床医师尤以耳鼻喉科医师及小儿科医师对此类疾病应引起重视。 35.1 耳部寄生虫病 35.1.1 中耳蛔虫病 ??? 人蛔虫是世界性分布最广、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小肠中下段(以空肠为最多,其次为回肠),处于相对安静状态;然而一旦当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急性发热、摄入刺激性食物、胃肠功能紊乱、使用麻醉剂或服用不适当剂量的驱虫药物等均可引起成虫在肠道激烈运动。由于蛔虫具有钻孔的习性与喜碱厌酸的癖性,受到激惹后离开原来的寄生部位,向上或向下向外移动,同时由于蛔虫带有大量的肠道细菌,若钻入咽鼓管,窜至鼓室,可引起急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的再发。国外文献中,Turnkull(1880)、增田(1904)、德永(1941)、山口(1943)、伊吹(1935)等曾报道蛔虫经咽鼓管而达鼓室或乳突,引起中耳炎或乳突炎以及在原来无鼓膜穿孔病例施行鼓膜切开时发现有蛔虫存在。国内文献报道也不少。赵应时等(1959)报道一例3岁患儿因右耳疼痛及流脓2天急诊,既往有吐出蛔虫史。检查发现右侧外耳道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外耳道紧张部靠前方有一不规则的穿孔,深部露出一白色条状异物,钳出后为一长约12cm、宽约2mm,活动的雄蛔虫。张伟中等(1963)报道一例2岁患儿因患麻疹合并肺炎住院期间曾服驱蛔灵驱出蛔虫10条,出院后二天患儿呼耳痛,左耳道红肿,经医院检查见耳膜后方有圆形穿孔,并用镊子取出一长llcm、宽2mm的雄蛔虫。杨宏南等(1966)报告一例13岁男孩因患胆道蛔虫病并发胆囊炎而住院,手术后3天突感咽部有异物刺激,10分钟后疼痛转至右耳,15分钟后,从右耳钻出蛔虫1条,此后疼痛减轻。陈小鹿(1976)报告一例12岁男孩因驱蛔致蛔虫由外耳道窜出。章关炎等(1980)报告6例,其中5例为15个月至4岁幼儿,2例因患肺炎,余均有吐蛔或驱蛔史;1例为61岁患者,有吐蛔史。傅改秀等(1981)报道一例3岁患儿因患感冒有剧烈咳嗽后,右耳突发疼痛,随即拉出2条蛔虫,并导致鼓膜穿破。马玉英等(1985)报道1例1岁患儿因肺炎入院后第8天发现右外耳道流出黑色脓液,按化脓性中耳炎治疗,脓液不减少,体温仍波动于28℃一39℃,第14天清洗外耳道时夹出长约7cm蛔虫后,体温正常,脓液消失。刘子昌(1985)报道一例28岁女性,在服海群生3g三日疗 法过程中的第二天,突感头昏、头痛、恶心、咽痛,第三天左耳有痒感,先后取出7~9cm长的淡红色蛔虫成虫4条。 ??? 临床上中耳蛔虫病多见于儿童,因幼儿咽鼓管较成人短而平。管腔较宽,咽鼓管的鼻咽部开口较低,与鼓室端开口几乎在同一水平面,蛔虫由肠道逆行向上达鼻咽部后,易钻入咽鼓管咽口,然后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最后穿破鼓膜,从外耳道钻出。而在成人,由于咽鼓管较幼儿的为狭长,管的长轴与水平面呈30。一40。角,而在幼儿不超过10。角,因此蛔虫不易窜入。章关英(1980)报告一例61岁患者,蛔虫被阻于咽鼓管咽口,未能进入鼓室。 ??? 此外,迷走的蛔虫也可钻入鼻腔,由鼻孔钻出或钻入上颌窦,引起发热、头痛、流涕等急性上颌窦炎症状。更有甚者,昏迷的患儿因喉部失去保护性咳嗽反射,一旦蛔虫钻至鼓室或嵌于声门,可引起喉痉挛,甚至窒息。 35.1.2 中耳蛲虫异位寄生 ??? 蛲虫也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成虫通常寄生于盲肠、胃、食管等部位,偶尔可进入口腔、鼻等器官。虫体细小,乳白色,呈线头状。据文献报道,蛲虫也可能有蛔虫的钻孔习性。吴建农等(1994)报道一例因攒性中耳炎手术后听力降低而就诊。检查发现右耳鼓膜前上松弛部穿孔,上鼓室内有胆脂瘤,经清除胆脂瘤,送标本作病理检查,报告为右侧中耳蛲虫症伴胆脂瘤。 35.1.3 耳郭丝虫病 ??? 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寄生于淋巴系统中的幼丝虫或成虫所致的耳郭病变,临床上比较罕见。毕华东(1965)报告一例耳郭丝虫病,患者双耳郭不规则肿胀,局部皮肤增厚呈桔皮状,外耳道被肿胀的皮肤阻塞,无压痛,触之有海绵感,无热感。耳周淋巴结无肿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5700,嗜酸粒细胞11%。直接计数为5061。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阳性,微丝蚴直接计数为13个/20mm3。从右耳耳甲部肿胀处取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报告为表皮及棘层稍增厚,表皮下为多量纤维结缔组织,部分区域有慢性炎细胞团状浸涸,小血管壁增厚,纤维组织间可见许多裂隙,可能为淋巴管腔,符合丝虫病的病理改变。用海群生治疗2个疗程后,血丝虫检查阴性。 3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