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化学
食品化学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第二章 水与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与冰的结构 第三节 食品中水的存在形式 第四节 水分活度与吸着等温线 第五节 分子的移动性与食品的稳定性 第二节 水与溶质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水分吸着等温线 水分含量一定 T↑,Aw↑ Aw一定 T↑,水分含量↓ 高糖-高果胶食品 空气干燥苹果 总的滞后现象明显 滞后出现在真实单层水区域 Aw>0.65时,不存在滞后 高蛋白食品 冷冻干燥熟猪肉 Aw<0.85开始出现滞后 滞后不严重 回吸和解吸等温线均保持S形 淀粉质食品 冷冻干燥大米 存在大的滞后环 Aw=0.70时最严重 (1)解吸过程中一些水分与非水溶液成分作用而无法放出水分。 (2)不规则形状产生毛细管现象的部位,欲填满或抽空水分需不同的蒸汽压(要抽出需P内>P外, 要填满则需P外> P内)。 (3)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的aw。 第四节 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 第五节 分子的移动性与食品的稳定性 * *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水在食品中的作用 水是食品的主要组成成分,食品中水的含量、分布和状态对食品 的结构、外观、质地、风味、新鲜程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某些代表性食品的典型水分含量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二、水和冰的物理特性 水的熔点、沸点比较高,介电常数、表面张力、热容和相 变热等物理常数也较高,水的这些热学性质对于食品加工冷冻 和干燥过程有重大影响。 Water-solute ineractions 一、水与溶质相互作用的分类 二、水与离子和离子基团的相互作用 净结构形成效应 (Net structure forming effect) 净结构破坏效应 (Net structure breaking effect) 小离子或多价离子产生强电场 Li+, Na+, H3O+, Ca2+, Ba2+, Mg2+, Al3+, F-, OH- 具有比纯水较低的流动性和较紧密的堆积 大离子和单价离子产生较弱电场 K+, Cs+, NH4+ , Cl-, Br-, I-, NO3- , BrO3- , IO3- , ClO4- 流动性比纯水强 Interaction of water with Ionic groups 三、水与具有氢键形成能力的中性基团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of water with neutral groups processing hydrogen-bonding capabilities 水与溶质之间的氢键键合比水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弱 能与水形成氢键的基团主要有:羟基、氨基、羰基、酰氨基等 可与一些生物大分子构成“水桥” 木瓜蛋白酶中的三分子水桥 四、水与非极性物质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 of water with nonpolar substance 疏水水合作用(hydrophobic hydration) H2O+R R(水合) 疏水相互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向水中添加疏水物质时,由于它们与水分子产生斥力,从而使疏水基团附近的水分子之间的氢键键合增强,使得熵减小,此过程称为疏水水合。 当水与非极性基团接触时,为减少水与非极性实体的界面面积,疏水基团之间进行缔合,这种作用称为疏水相互作用。 R(水合)+R(水合) R2(水合)+H2O 球状蛋白质的疏水相互作用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MSI) 在恒定温度下,食品水分含量(每克干物质中水的质量)与Aw的关系曲线。 一、定义 Definition MSI的实际意义: 1、由于水的转移程度与Aw有关,从MSI图可以看出食品脱水的难易程度,也可以看出如何组合食品才能避免水分在不同物料间的转移。 2、据MSI可预测含水量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 3、从MSI还可看出食品中非水组分与水结合能力的强弱。 MSI上不同区水分特性 MSI与温度的关系 在不同温度下马铃薯的水分吸着等温线 二、滞后现象 Hysteresis 1、定义:采用回吸(r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和按解吸(desorption)的方法绘制的MSI并不互相重叠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 在一指定的Aw时,解吸过程中试样的水分含量大于回吸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2、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 Water activ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敏.ppt
- 石墙镇介绍.ppt
- 石修银.ppt
-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年春季教材推介.ppt
- 石油行业.doc
-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史献平2012年3月.ppt
- 石油化工部分常识.doc
- 石油科技参考.doc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doc
- 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