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染防控” 从你工作开始 --2015岗前培训 感 染 办 刺伤、割伤习以为常,经常受到经血传播疾病的危险 自身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如器械消毒灭菌不严,医源性感染的威胁在所难免 医院并非安全岛 问 题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的宗旨是什么 保护病人免受再次感染的威胁 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医院感染后果严重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 处理:撤销院长、主管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 医务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 2009年10月21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激光治 10名患者同日接受手术后,多人出现眼睛红肿、疼痛等症状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的通报: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有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的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枝杆菌。 处理:暂停相关诊疗活动,院长行政记过、主管副院长行政记大过处分,撤销护理部主任及妇产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 给患者造成身心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给患者的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当事医院的声誉造成重创 在医院管理界引起强烈反响 在医务人员中引起强烈震动 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影响恶劣 “事件”的借鉴与警示意义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基础工作必须高度重视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是医务人员法定职责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医院感染的损失不可低估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为上 教育、指导、咨询教育培训 岗前培训 继续教育 接受咨询 现场指导 自我教育提高 你必须知道的感染控制制度(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及暴露报告与处理制度 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或非胃肠道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破损皮肤包括皮炎、到刺、割伤、擦伤、磨伤和座疮。 职业暴露感染主要途径 皮肤刺伤、粘膜接触、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如何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如何减少伤害? 粘膜损伤: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 完整皮肤污染:肥皂或清水冲洗,常规皮肤消毒 但是,没有万无一失的措施,完全阻止暴露可能的伤害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不发生 预防锐器伤的原则 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弃物处理; 禁止手持针、刀片等锐利器具随意走动; 禁止将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徒手传递; 禁止将针头等锐利器具回套盖帽; 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缝合针、刀片、针头等锐利器具直接投入专用锐器盒中。 职业防护及职业暴露后的管理规定 (二)安全操作 1、医务人员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 2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护目镜;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手术中传递锐器要使用传递器具或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6、使用后的锐器器具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内,禁止弯曲被污染的针具,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将用后的利器随手放置或传递给他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