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磁学研究及其若干进展-self-learning.doc
環境磁學研究及其若干進展
張衛國
簡體原文/talents/qmx/info01.asp
從磁學的觀點,一切物質皆具磁性,總體上可將物質分為鐵磁性、亞鐵磁性、反鐵磁性、順磁性、抗磁性五種基本類型。環境物質(如土壤、沉積物)是由不同磁性 質的礦物、有機質等組成,環境系統中的自然物質所表現出的磁性特徵,與其所含的磁性礦物類型、含量和晶粒特徵等有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質來源、搬運過 程、成土作用、成岩作用、人類活動等綜合資訊。環境磁學即是一門以磁性測量為核心手段,磁性礦物為載體,通過分析物質的磁性礦物組合和特徵,以揭示不同時 空尺度的環境作用、環境過程和環境問題的邊緣學科。
環境磁學的研究領域及其特點
環境磁學的研究可追溯到1967年對北愛爾蘭Neagh湖泊沉積物的研究。為了瞭解該湖泊的富營養化成因,在14C測年手段不能成功應用的情況下,科學家 開始嘗試古地磁學方法。環境磁學的創始人之一羅伊?湯普森(Roy Thompson)在從事其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中發現,湖泊中不同樣芯磁化率的垂向變化具有相似性,經過大量的研究工作,認為來自流域侵蝕的鈦磁鐵礦是控 制湖泊沉積物磁化率高低變化的原因,這一研究成為環境磁學的開端。湯普森和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弗蘭克?奧德菲爾德(Frank Oldfield)教授的合作,有力地推動了該學科的發展。
1980年湯普森等人發表於《Science》的“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measurements”一文,列舉了磁性測量方法在湖沼學、水文學、地貌學、地球物理學等領域有關環境問題研究中的應用,可謂對環境磁學的一種注釋。 儘管其歷史不長,它的發展卻異常迅速。迄今為止,環境磁學的研究物件涵蓋了地球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大氣圈中的岩石、土壤、沉積物、懸浮泥沙、飄塵、降 塵等物質,在樣芯對比、物質來源鑒別、泥沙運移示蹤、流域生態環境演替、古氣候和古環境研究、土壤發生學、環境污染、油氣勘探、古地磁學等領域得到了廣泛 應用。某些參數,如磁化率,已被視為全球變化研究的重要指標。
天然的環境物質中鐵磁性物質(如鐵)極為少見,可不予考慮,儘管順磁性和抗磁性物質(如石英、長石等)是土壤或沉積物中占絕對優勢的組分,而亞鐵磁性礦物 (如磁鐵礦,Fe3O4)通常含量1%,但由於前者磁性遠較亞鐵磁性物質為低,故環境物質的磁性特徵一般由亞鐵磁性礦物所主導,也即狹義 上的磁性礦物。不完整反鐵磁性物質(如赤鐵礦、針鐵礦)的磁化率儘管很低,與順磁性物質相當,但卻能攜帶剩磁,與亞鐵磁性礦物一起構成了環境磁學關注的主 要物件。這兩類物質,主要由鐵的氧化物、硫化物及其同晶替代系列構成。
由於鐵是地殼豐度第四的元素,磁性礦物構成了環境物質的常見組分,意味著環境中幾乎所有的物質都可以從磁性的角度加以研究。磁性礦物雖然普遍存在,但通常 含量極低(1%),用常規地球化學或礦物分析手段(如XRD)難以鑒別,但一些先進的磁學儀器卻能夠較為容易地加以檢測。此外,磁性測量 方法快速、簡便、經濟,樣品一般無須預處理,許多磁參數測量可在幾秒至幾分鐘內完成。室溫及低溫磁性測量對樣品不具破壞性,不影響後繼分析。某些磁參數 (如磁化率),由於攜帶型儀器的研製,在野外就可以進行測量。這一特點,對快速獲取大範圍、高解析度的環境資訊尤具吸引力。
環境磁學研究的若干進展
磁性礦物的生物礦化
自弗蘭克?布萊克莫爾(Frankel Blakemore)於1975年在美國麻塞諸塞州的Woods Hole沉積物中發現了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以來,磁性礦物的生物礦化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二十餘年以來,在海洋、湖泊、河口、黃土等不同類型的環境中,近至現代、遠至寒武紀的不同 地質年代地層中,都有微生物合成的磁性礦物的報導。最近,對采自南極洲的火星隕石ALH84001礦物學研究,有人認為其中的磁鐵礦類似於地球上細菌合成 的磁鐵礦,並將之視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重要證據。儘管這一論點引起了激烈的爭議,但有關磁性礦物的生物礦化研究正愈益深入。
磁性礦物的生物礦化存在兩種類型:生物誘導礦化(Biological Induced Mineralizaton, BIM)和生物控制礦化(Biological Controlled Mineralization, BCM)。生物誘導礦化是一些異氧鐵還原菌(如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 Shewanella putrefaciens)、硫酸鹽還原菌(如Desulfuromonas acetoxidans, D. Palmitatis, Pelobacter carb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管理办法.doc
- 燃气工程规划.doc
- 燃烧热的测定.ppt
- 燕京书院围棋组.ppt
- 父母在孩子中成长的角色黄成荣博士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ppt
- 版本号YA-AQ-11-A.doc
- 牙周病统合照护轻松上路.ppt
- 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2015年英语语言和英国文化项目.doc
- 物业管理企业财务与会计.ppt
-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起.ppt
- 铁路隧道底鼓风险动态评估与综合整治技术的深度剖析与实践应用.docx
- 吸收犯存在范围的多维审视与界定.docx
- 大学生陌生人信任度:现状剖析与影响因素的深度探究.docx
- 全球金融危机下上海经济学门类毕业生就业的冲击与调适:基于多维度的剖析与展望.docx
- 小型软件团队敏捷风险管理:策略、实践与优化路径.docx
- 锦红片在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探究.docx
- 法治视角下我国湿地保护的困境与突破.docx
- 从法律基石到多元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深度剖析与展望.docx
-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的法治化进路.docx
- 基于ORACLE的校园一卡通消费系统设计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