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冲碎石桩施工方案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工程(合同编号:YHRJBD-SG-03 )金堤河倒虹吸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批准:审查: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引黄工程河南段二标施工项目部二O一六年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简述12.1 工程概况12.2施工说明22.3工程地质2三、施工准备23.1 材料33.2 机具设备33.3 桩位布置及编号原则33.4 施工道路、水、电4四、施工措施44.1 施工工艺流程44.2 施工工艺要点54.3 桩内填C15混凝土施工方法6五、施工计划安排6六、资源配置76.1 人员配置76.2 设备配置7七、砂桩质量保证措施8八、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88.1一般安全措施88.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88.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九、附件9振冲碎石桩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编制依据⑴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施工第二标段合同文件;⑵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施工图设计图册(河南二标第1分册)》;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⑸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⑹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⑺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⑻《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⑼《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技术要求;简述2.1工程概况金堤河倒虹吸和退水闸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表下20m以内土层存在轻微~中等液化问题。为解决其液化问题,采用挤密砂桩处理。挤密砂桩在平面上呈正方形布置,设计桩长3.7m-15m,挤密砂桩桩底高程35.0m。桩径0.6m,桩间距1.8m。进口段挡墙下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采用加密处理,桩径为0.6m,桩间距为1.5m,呈正三角形布置。进口渐变段护底区域挤密桩成孔后,高程35.0-43.0内填充料与其他挤密桩一致,自高程43.0m向上至建筑物基底填充C15混凝土。挤密砂桩布置范围为进、出口闸室段扩展至基础轮廓线以外10m;水平管身段扩展至基础轮廓线以外5m;退水闸基础轮廓线以外10m。总面积约8360m2,长298.0m,宽38.14m。表1 主要工程量表部位根数长度(m)投砂量(m3)混凝土量(m3)进口常规区2142612.98960 上部封填混凝土区1662040口加密区1221520水闸区2923965.331457 出口段3805131.81886 施工方法调整为振冲碎石桩,振冲桩应用范围进出口区域。2.2 施工说明2015年12月31日开始在进口段采用振动沉管挤密砂桩施工,振动沉管套管直径600mm,沉入43.0~44.0m时难以继续下沉;通过多次变换试桩位置,并将套管改为400mm,情况亦然,无法继续施工。根据建管部组织召开的金堤河倒虹吸挤密砂桩施工专题会要求,2016年1月10日,进行螺旋钻引孔+振动沉管挤密砂桩施工工艺试验。引孔直径470mm。振动沉管套管直径600mm,沉入10.0m深左右难以继续下沉。采用螺旋钻引孔+振动沉管挤密砂桩施工工艺无法实施。经各方现场察看,采用振冲桩法进行试桩。2.3工程地质倒虹吸场区地层分布稳定,勘探深度内(除大堤为人工填土外)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充积层,按地层岩性,共分3个工程地质单元,由新到老分述如下:堤身素填土,褐黄色,黄褐色,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夹有重粉薄层,层厚约3.00m。① 轻粉质壤土(Q4a1),黄褐色,灰色,灰褐色,稍湿~饱和,稍密,含有蓝色泥质条带及少量腐殖物,局部夹重粉质壤土薄层,偶见砾石;层厚4.10~5.50m,层底高程44.55~46.80m,标贯击数3~5击,平均3.6击。② 中、重粉质壤土(Q4a1),黄褐色,灰色,灰褐色,可塑-硬塑,偶见螺壳,含少量钙质结核,最大粒径可达2.0m,含少量腐殖物薄层,有铁质侵染;层厚0.70~3.00m,层底高程42.75~44.8m,标贯击数4~9击。②—2 砂壤土(Q4a1),灰黄色,浅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含铁质侵染;层厚1.80~3.20m,层底高程41.6~42.05m。③ 粉细砂(Q4a1),褐黄色,灰褐色,饱和,稍密~中密,ZK50孔底密室,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暗色矿物,含有砾石,最大粒径可达3.6cm。局部夹有轻粉质壤土和腐殖物薄层;该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厚15.60m,标贯击数10~27击,平均17.2击。③—2中、重粉质壤土(Q4a1),褐黄色,褐红色,灰褐色,可塑—硬塑,见大量铁质侵染,含有钙质结核,结核最大粒径可达4.0cm,含量约5%,中间夹有轻粉质壤土薄层,见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