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时间:5分钟 分:0分)考查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荒漠化的含义 1、2、4、16(1)(2) 5、8、10、12、13、14、15 荒漠化的危害 6 荒漠化的防治 3、7、16(3) 9、11 17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目前,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约4 500千米,南北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已在我国形成。风沙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已达30%。读我国北方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回答1~2题。
1.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
A.以森林为主 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 D.以草原、荒漠为主
2.地区不同,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不同。南疆风沙地域的最主要成因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采矿
C.过度利用水源 D.过度垦伐
答案 1.D 2.D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第3题。
3.关于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及治理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或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解析 从省区轮廓判断该地区为甘肃省西部,这里不可能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该地气候干旱,建国后,由于人口增多,对草原山地过度放牧、开垦或樵采等原因,使得这里的荒漠化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答案 B
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回答第4题。
4.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工矿开发
解析 图中有蒙古包、成群的牛羊,说明是我国的内蒙古牧区,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
答案 B
读“我国西北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6.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解析 第5题,以井为中心的农牧业活动多,导致周围的草地破坏严重,进而出现沙地,故D项正确。第6题,乙地区井周围的绿洲出现萎缩,可能是大量引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进而使土地退化、绿洲萎缩,故C项正确。
答案 5.D 6.C
7.关于荒漠化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都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B.我国“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彻底解决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
C.由于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而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不高,所以不适合采用这种措施
D.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沙拐枣、马尾松等都是优良固沙植物
解析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是防治荒漠化的一项有效措施,但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西北荒漠化问题;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固沙效果好;马尾松不是固沙植物。
答案 A
右图中地处石羊河下游的民勤许多人不得不抛弃家乡的土地而远走他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绝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结合图完成8~9题。
8.造成石羊河下游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合理开矿
B.上游过度用水
C.毁林开荒
D.围湖造田
9.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
A.放弃全部耕地
B.合理调水
C.加强能源建设
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解析 当地过度用水和上游大量拦截河水使得民勤的绿洲受到严重破坏,面临消失的危险。水是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水资源既要节约、合理利用,也要搞好上游地区与中、下游地区间的协调,在全流域内合理分配,统一管理。
答案 8.B 9.B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0~12题。
10.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以下可以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_九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doc
- 2013-2014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卷2.doc
- 2013-2014三年级语文上册半期测试题语文s版.doc
- 2013-052012~2013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地理试卷.doc
- 2013-2014下学期教学计划.doc
- 2013-2014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加减法复习题.doc
- 2013(新课标人教版)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开发利用1.ppt
- 2013-2014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测试题(一).doc
- 2013-2014六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专项训练.doc
- 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期中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