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物理第一月考题
2013-2014八年级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A.160m B. 160dm C. 160cm D.160mm
4. 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 ③ B.② ③ C.① ④ D.② ④
6.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7. 下列速度最快的是( )
A.一汽车2小时行驶了108千米 B.一摩托车20秒行驶400米
C.一火车5分钟行驶了900米 D.一样快
8.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l:2 B.2:1 C.2:9 D.9:2
9.小明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米,第二秒内通过的过程是3米,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米,则( )
A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3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 后2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蟋蟀发声时,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D.液体振动时不能发声
1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2.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13.锣声从远处传来的过程中,哪个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
A.音调 B.传播速度 C.音色 D.响度
14. 下列几种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公路两旁的透明板墙
C.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5.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纳系统
16.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给患者排除体内结石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发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17.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
A.用声纳系统测海底深度 B.预测海啸和台风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18.“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这个现象能够说明 ( )
A. 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 B. 声音能够拐弯传播
C. 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D. 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
19. 如图所示,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奇特的声现象是由于以下哪个原理
产生的? ( )
A.声音在墙壁上传播快且损失少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人耳朵有听细微声音的功能 D.声音的反射
20. 医生用的听诊器是利用了( )
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 听诊器能改变发声物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
D. 听诊器能缩短听者距发声体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
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只能传声不能发声 B. 能够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超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人耳不能接受次声,所以次声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22.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提出用大小相同的瓶子装上不同量的液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能产生有规则的声音。其中发声音调最低的可能是 ( )
A. 盛水最少的 B. 盛水到中间
C. 盛水到3/4处 D. 盛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