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C复习重点 城市与城镇化(6.25%) 城市的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现代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人口老龄化的标准: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 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城镇化的含义:(1)人口职业转变: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2)产业结构转变: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二、三产业);(3)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4)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理解城镇化的含义要从人口、产业、空间和文化四个方面。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定义: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绘制城镇化发展的S形曲线: 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城镇化速度加快,在不长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城镇化测度方法:人口指标法、复合指标法 当前我国所处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6.25%) 《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迅速发展的多样化时代,既有与《周礼·考工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也有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 战国时代的著作《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的先例。 隋唐长安城是由宇文凯负责制定规划的。 宋代开始,中国延绵了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代之以开放的街巷制度。 《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其作者是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成为后来“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 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欧文和法国的傅立叶,他们在著书立说的同时通过实践来推广理想。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被视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卫星城镇理论:1922年恩维(R.Unwin)出版《卫星城镇的建设》,正式提出卫星城概念。该理论在二战后的英国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卫星城的概念:是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卫星城的规划和建设的三个阶段 : (1)“卧城”阶段。特点:距母城较近,无生活服务设施;工作在母城,休息在卫星城。如巴黎28座居住城市。 (2)半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特点:距母城约30公里左右;在卫星城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一部分的居民就地工作;对母城仍有一定的依赖性。如伦敦的哈罗新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附近的魏林比。 (3)“独立的卫星城”阶段。特点:规模比第一、二代扩大;独立性较强;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城市内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基本解决。伦敦的卫星城米尔顿.凯恩斯。 1934年建筑师伊利尔?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退与未来 》中提出有机疏散理论,对二战后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的弹性规划、动态规划和连续规划等。 霍华德与柯布西耶规划思想的比较: 共同点: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区别: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城市分散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吸引大城市中的人口,从而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理论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 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城市集中发展:指望通过对大城市结构的重组,在人口进一步集中的基础上,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从建筑师的角度出发,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两种思想,界定了当代城市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 同时,这两种规划的思路也显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规划思想和规划体系。 现代城市规划史上三个重要的宪章:雅典宪章、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