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修一:专题九 戊 戌 变 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社会根源: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剧。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 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条件:维新思想的传播。
(1)产生: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
①经济上发展 。
②教育上兴办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政治上建立 的政治制度。
(2)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思想特点:托古改制
③作用: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3)声势日大:(甲午战后)
①主张:维新派提出了旗帜鲜明的 口号,明确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梁启超:思想核心是 。
谭嗣同:大声疾呼“冲决网罗”。
严复:宣传西学的方式是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影响最大的是 ,宣扬的社会进化论观点。是“精通西学的第一人”。
二、目的:一方面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方面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三、戊戌变法的过程(1895----1898)
1、兴起——公车上书(1895)
⑴直接原因:《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
⑵主要内容:
①下诏、迁都、练兵,拒约再战——权宜之计。
②富国、养民、教民和改革内政——长久之计。
③模仿西方议会政治,提出设 一职。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⑶结果:由于保守派阻挠,“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⑷影响:①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
②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
③“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 理论宣传走向 。
2、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
(1)表现:
①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如《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
②建立政治团体:1895年8月,由 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③维新派同顽固派的论战(补充)
论战焦点:要不要变法(首要问题)、要不要兴民权(中心问题)、要不要西学。
影响:资产阶级同封建和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国近代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第一次正面猛烈抨击封建理论基础。
(2)影响:①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
②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高潮――百日维新(1898、6、11----9、21)
⑴直接原因:德国强占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
⑵康有为的准备工作:
①1898年呈递 ,请求变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②1898年4月,在北京组织 ,宗旨是“保国、保教、保种”,在北京、上海设立总会,各地设立分会。在保国会的影响下,保滇会、保浙会、保川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⑶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
诏书,宣布变法。史称“百日维新”。
⑷内容:
政治:
(作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经济:
(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 (作用: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传播。)
军事: (作用:增强国防力量。)
(5)评价:
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对中国传统的旧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预政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局限性:变法内容没有涉及到维新派所提出的 、 、 等主张,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变法的内容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变法内容有缺陷,只是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广大民众,因而没有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
4、失败:戊戌政变
(1)过程:1898年9月21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高考Ⅱ卷】2024年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真题语文试卷[带答案].pdf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消防与安全领域的应用培训.pptx VIP
- DB3301_T 0492-2025 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管理规程.docx
- 初中物理《电功率》主题单元设计.docx VIP
- 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 单元复习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介绍我的家乡河南.pptx VIP
- WST406-2024临床血液检验常用项目分析质量标准.pptx VIP
- 2024年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认识0.pptx VIP
- 轮胎供应项目实施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