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 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 明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 1.旧中国 洋装 西服 西餐馆 (1)衣:“洋布”、“_______”进入城市百姓生活,_______、 旗袍与传统服饰并行。 (2)食: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出现__________、面包房、咖 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3)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后:衣着朴素、食物简单、城市住房拥挤、 物资匮乏。 (2)改革开放以来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①衣:服装颜色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②食: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倡导“________________”。 ③住: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__________”。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旧中国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简约文明 (1)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废止缠足”。 (2)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色彩。 (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__________等法令。 (4)婚丧仪式:由烦琐愚昧,改为__________。 (5)农村:仍处于落后、封闭状态,传统风俗习惯坚若磐石 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 (1)新中国成立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 的主流。 (2)改革开放以来: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 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一般规律和影响 1.原因 (1)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 (2)政府政策的影响。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4)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努力。 2.一般规律 (1)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在地域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4)既有相当的西方文化内容,又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 3.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 工业化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 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 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针对练习】 (2011 年广东广州一模)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 三寸金莲。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 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解析】选 D。本题以一则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社会生活与 习俗的变迁。注意材料中的对比是“三寸金莲”与“大脚棉 鞋”,由此得出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现,排除。 ◆史料 材料一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 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 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输入品。夜间取 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 或铜锡制者。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 灯檠遂归淘汰。……箱箧之类,乡间盛行板箱,中上人家则用皮 制者,嫁妆内所备多用硃漆,余则用广漆;光宣之间,西式提箱 仿造于沪地,于是旅客多购用之。 ——黄苇、夏林根《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上海 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材料二 1872 年派至美国的留美幼童一到新大陆,美国人就 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称他们为“猪尾巴”。这使留美幼童大伤 脑筋。幼童们又极喜欢美国的体育运动,而辫子有时会带来很多 麻烦。一位美国朋友这样描写道:“这许多孩子们的装饰,除了 拖着一根辫子,与我们无异。当他们踢足球的时候,将辫子塞进 内衣里,有时候缠在头上,辫子一闪开,对对手的诱惑过大。” 有的幼童将辫子盘在头顶,用帽子使劲压住,生怕美国人看见, 极个别胆大的幼童索性将辫子剪掉,见中国长官时则用假辫子蒙 混过关。但时间久了,难免不露出马脚。谭耀勋、容揆等人就因 为剪掉了辫子被开除。他们知道回国后有杀头的危险,就隐藏于 美国,拒不回国。留学生监督吴子登就以留美幼童剪辫为由,诬 蔑他们政治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ppt
- 高中地理必修Ⅲ 1.3 区域发展差异.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测试题(一).docx
-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件: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二节 第1课时.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件: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第三节 第1课时.ppt
-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课件: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 章末归纳提升.ppt
- 高中典型语病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
- 高中化学 基本知识点总结 终结版.doc
- 高中化学_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蒸馏和萃取》课件_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化学《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