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讲解

第二章 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 一、植物抗寒特性与类型 (一)抗寒植物的特性 植物体细胞受到寒害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生物膜体系: 1、生物膜发生相变,从液晶态变成凝胶态; 2、膜系统的结构也受到破坏,从而使膜上的酶活性,特别是起离子泵作用的ATP酶活性受到损害。 结果:引起细胞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造成植物的伤害和死亡。因此,抗寒的植物,必须具备以下的特性。 二、抗冻性 (一) 冻害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叫做冻害(freezing injury)。植物对冰点以下低温的适应能力叫抗冻性(freezing resistance)。 冻害发生的温度限度,可因植物种类、生育时期、生理状态、组织器官及其经受低温的时间长短而有很大差异。 植物受冻害时,叶片就像烫伤一样,细胞失去膨压,组织柔软、叶色变褐,最终干枯死亡。 (二)植物对冻害的适应性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生长习性和生理生化方面都对低温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 如一年生植物主要以干燥种子形式越冬; 大多数多年生草本植物越冬时地上部死亡,而以埋藏于土壤中的延存器官(如鳞茎、块茎等)渡过冬天; 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冬季作物除了在形态上形成或加强保护组织(如芽鳞片、木栓层等)和落叶外,主要在生理生化上有所适应,增强抗寒力。在一年中,植物对低温冷冻的抗性也是逐步形成的。 经过逐渐的降温,植物在形态结构上也有较大变化,如秋末温度逐渐降低,抗寒性强的小麦质膜可能发生内陷弯曲现象。 这样,质膜与液泡相接近,可缩短水分从液泡排向胞外的距离,排除水分在细胞内结冰的危险(图3)。 低温到来前,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变化主要如下: 1.植株含水量下降 随着温度下降,植株含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自由水与束缚水的相对比值减小。 2.呼吸减弱 植株的呼吸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很多植物在冬季的呼吸速率仅为生长期中正常呼吸的二百分之一。 3.激素变化 随着秋季日照变短、气温降低,许多树木的叶片逐渐形成较多的脱落酸,并将其运到生长点(芽),抑制茎的伸长,而生长素与赤霉素的含量则减少。 (三) 冻害的机理 1.结冰伤害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 (1)原生质过度脱水,使蛋白质变性或原生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 由于胞外出现冰晶,于是随冰核的形成,细胞间隙内水蒸汽压降低,但胞内含水量较大,蒸汽压仍然较高,这个压力差的梯度使胞内水分外溢,而到胞间后水分又结冰,使冰晶愈结愈大,细胞内水分不断被冰块夺取,终于使原生质发生严重脱水。 图4 在冰点温度的植物体会由于水分随着水势梯度流动,穿过质体膜进入细胞壁和细胞间空隙,而造成细胞内水分匮乏。阻止细胞质结晶冰的形成,导致细胞死亡。相反,细胞会脱水,非原生质体发生结冰。 3.膜的伤害 膜对结冰最敏感,如柑橘的细胞在-4.4~-6.7℃时所有的膜(质膜、液泡膜、 体和线粒体)都被破坏,小麦根分生细胞结冰后线粒体膜也发生显著的损伤。  (四)提高植物抗冻性的措施 1.抗冻锻炼 在植物遭遇低温冻害之前,逐步降低温度,使植物提高抗冻的能力,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通过锻炼(hardening)之后,植物的含水量发生变化,自由水减少,束缚水相对增多;膜不饱和脂肪酸也增多,膜相变的温度降低;同化物积累明显,特别是糖的积累; 激素比例发生改变,脱水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的含糖量(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增多(图11-10),还有一些多羟醇,如山梨醇、甘露醇与乙二醇等也增多。 人们还发现,人工向植物渗入可溶性糖,也可提高植物的抗冻能力。 但是,植物进行抗冻锻炼的本领,是受其原有习性所决定的,不能无限地提高。 水稻无论如何锻炼也不可能象冬小麦那样抗冻。 2.化学调控 一些植物生长物质可以用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比如用生长延缓剂Amo1618与B9处理,可提高槭树的抗冻力。 用矮壮素与其它生长延缓剂来提高小麦抗冻性已开始应用于实际。 脱落酸可提高植物的抗冻性已得到比较肯定的证明,如20μg·L-1脱落酸即可保护苹果苗不受冻害; 细胞分裂素对许多作物,如玉米、梨树、甘蓝、菠菜等都有增强其抗冻性的作用。 用化学药物控制生长和抵抗逆境(包括冻害)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3.农业措施 作物抗冻性的形成是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综合反应。因此,环境条件如日照多少、雨水丰欠、温度变幅等都可决定抗冻性强弱。 秋季日照不足,秋雨连绵,干物质积累少,体质纤弱;或者土壤过湿,根系发育不良;或者温度忽高忽低,变幅过剧;或者氮素过多,幼苗徒长等,都会影响植物的锻炼过程,使抗冻能力低下。因此要采取有效农业措施,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冻害发生。 比如:见下页 植物生长对温度的反应有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