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 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受力特性 3.2.2 适筋受弯构件截面受力的三阶段 §3.3 建筑工程中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3.3.2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5.实用计算方法--系数法 将x=ξh0代入式(3-9a) 中,有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钢筋截面设计的步骤: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截面复核的设计步骤 已知:配筋面积As、截面承受的弯矩设计值M,复核截面是否安全。 3.3.3双筋矩形截面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4 T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5 深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3.6 构造要求 谢 谢! 3.3.1 基本假定 建筑工程中在进行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引人了如下几个基本假定; 1.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规定取用(图3-9)。 当εc≤ ε0时 σc=fc[1-(1- εc/ ε 0)n] (3-2) 当ε0≤ εc ≤ εcu时 σc=fc (3-3) (3-4) (3-5) (3-6) 式中 σc——对应于混凝土应变εc时的混凝土压应力; ε0 ——对应于混凝土压应力刚达到fc时的混凝土压应变,当计算的ε0值小于0.002时,应取为0.002; εcu——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当计算的εcu值大于0.0033时,应取为0.0033;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n——系数,当计算的n大于2.0时,应取为2.0。 n,ε0,εcu的取值见表3—1。 由表3-1可见,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C50时,n,ε0和εcu均为定值。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时,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ε0的值不断增大,而εcu值却逐渐减小,即3-8中的水平区段逐渐缩短,材料的脆性加大。 4.钢筋的应力取等于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绝对值不应大于相应的强度设计值,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0.01,即 (3-6) 单筋矩形截面--在截面的受拉区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称为单筋矩形截面 双筋矩截面--不但在截面的受拉区,而且在截面的受压区同时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的矩形截面,称为双筋矩形截面。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构造上的原因(例如为了形成钢筋骨架),梁的受压区通常也需要配置纵向钢筋,这种纵向钢筋称为架立钢筋。 架立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区别是:架立钢筋是根据构造要求设置,通常直径较细、根数较少;而受力钢筋则是根据受力要求按计算设置,通常直径较粗、根数较多。受压区配有架力钢筋的截面,不属于双筋截面。 1.计算简图 根据3.3.1的基本假定.单筋矩形截面的计算简图如图3-11所示。 为了简化计算,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可进一步用一个等效的矩形应力矩形代替。矩形应力图的应力取为α1fc(图3-12),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所谓“等效”,是指这两 个图形不但压应力合力的大小相等,而且合力的作用位置近完全相同。 按等效矩形应力图形计算的受压区高度x与按平截面假定确定的受压区高度x0之间的关系为 χ=β1χ0 (3-7) 系数α1和β1的取值见表3-2。 0.74 0.75 0.76 0.77 0.78 0.79 0.80 β1 0.94 0.95 0.96 0.97 0.98 0.99 1.00 α1 C80 C75 C70 C65 C60 C55 ≤C50 混凝土强 度等级 表3-2 系数α1和β1 由表3-2可见,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小于和等于C50时, α1 和β1为定值。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大于C50时, α1和β1的值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80年代末,根据前苏联对低强度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试验结果。曾经取α1=1.25。GBJ10-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将α1的取值降至1.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分别取α1 =0.94~1.0。英、美等国的规范则一直取α1 =1.0。 2. 基本计算公式 由于截面在破坏前的一瞬间处于静力平衡状态,所以.对于图3-12b的受力状态可以建立两个静力平衡方程,一个是所有各力在水平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即 ΣX=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工.docx VIP
- 电气二次培训基地继电保护试题库填空题 .pdf VIP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供应链大数据解决方案.pptx VIP
- JEDEC JESD85-2001Methods fo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免疫治疗-(精品课件).ppt VIP
- 赛迪: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docx VIP
-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2024修订版)知识培训.pptx VIP
-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山大学.docx VIP
- 中考词汇1600分类速记表 (1)(1)(1).pdf VIP
- 全季酒店--香氛设备布点原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