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同步学案 人民版必修3
【课标要求】
“双百”方针的内涵;“文化大革命”摧残文化艺术的史实;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成就。“双百”方针对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双百”方针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建设的展开,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意义:它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二、第二阶段(十年动乱):文化凋零阶段——文化专制政策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的表现
(1)红卫兵“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破“四旧”,使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级文物遭受洗劫;
(2)许多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下放甚至迫害致死;
(3)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的标签而遭封杀;中国传统文艺被勒令停止上演。
(4)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是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
三、第三阶段(1978年后):再现繁荣阶段——“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含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背景:
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⑵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二为”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恢复“双百”方针。
3.成就: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国家相继设立了一大批文化艺术奖项,如为鼓励优秀文艺创作而设立的“鲁迅文学奖”,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而设立的“茅盾文学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戏曲艺术政府奖。
4.意义: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精的品的创作和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全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课时训练】
1.广东文综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A、B、C选项提法刚好与之相左。
2.(2009海南历史卷,22)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A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 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 .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 .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会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
3.(2008年广东文基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A.《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
B.《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
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
D.是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逐步建立时提到的
【解析】D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6.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们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解析】C 红卫兵组织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组织,而破四旧立四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7.人民网2008年4月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是指( )
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有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第1讲 直线运动及其规律课件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第3讲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与航天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第1讲 直流与交流电路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第2讲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曲线运动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第2讲 电磁感应规律及应用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震动和光波 光及光的本性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3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课件.ppt
-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高二化学 第25.26课时《电离平衡》单元检测(一)新人教版.doc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1讲 电场和磁场课件.ppt
- 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第2讲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