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讲汉字形态的演变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汉字形态的演变讲解

狂草创于唐代张旭。 张旭(675—约750), 字伯高,唐朝吴县 (今江苏苏州)人。 怀素(725-785) 唐时人,字藏真, 僧名怀素,俗姓钱, 永州零陵(湖南零陵) 人。 与张旭齐名,人称 “张颠素狂” 或“颠张醉素”。 狂草 行草 第七节 楷书 楷书,真书或正书,唐以后专指现在通行的楷书。 楷书发展: 西汉宣帝——东汉末——魏晋后—— 三国时期曹魏钟繇是第一个著名的楷书家。 钟繇(151-230), 字元常,颖川长社 (今河南长葛东)人。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 书法家、政治家。 据传是楷书(小楷) 的创始人,与晋代 书法家王羲之并称 为“钟王”。 钟繇掘墓 钟繇 《宣示表 》和《荐季直表》 第八节 行书 东汉末年产生 王羲之的《兰亭序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还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颜真卿的《祭侄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八节 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序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希堂”,乾隆皇帝藏书之所。当年,乾隆获得晋代书圣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乐不可支,藏于 一室,命名为“三希堂”。希,即稀字,稀世之宝也。 比较:大篆——小篆——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 六国古文按书写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简帛文、玉石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及《说文解字》与《三体石经》中古文等六类。 一、简帛文 1、“简牍文字”是指古人刻或写在竹片、木片上的文字。 简册的使用,始自商代。 《尚书·多土》:“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简册(又作简策)出土,一次是在山东曲阜,一次是在河南汲县。(古文经书) 战国木牍 2.缯帛文字:指古人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也叫“帛书”、“缯书”。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 1942年出土,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帛书 采自马今洪《简帛发现与研究》 二、玉石文 玉石文珍贵资料有:山西侯马、河南温县出土的晋国盟书以及河南平山出土的中山国石刻等。 盟书,《左传》也称载书,是我国古代为某些重要事件举行集会、制定公约、对天盟誓的辞文。 一九六五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 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侯 马盟书”,又称“载书”,盟书笔锋清 丽,为毛笔所写,多为朱书,少为 墨书。 《说文》:“盟,杀牲歃血,朱盘玉敦,以 立牛耳。” 采自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盟书文字与小篆的比较 三、玺印文字 指古人刻在印章上的文字。 玺 司马之玺 军计之玺 上官黑 王间信玺 战国私印 忠 信 行 吉 战国箴言吉语印 战国官印 玺印文:有官玺、私玺、吉语玺等 四、货币文字 指古时铸刻在金属货币上的文字。 地名 安阳、新城 面值 十货、十金 吉语 安邦、大昌 蚁鼻钱 圆 钱 铲形币(布) 刀 币 齊 灋 货 節 墨 之 灋 货 布 币 刀币 圆孔圆钱 秦国方孔圆钱 楚国蚁鼻钱 五、陶文 “陶”本作“匋”,《说文》:“匋,瓦器也。”后借地名的“陶”称之。 甲 金 古陶文 小篆 六、《说文解字》和“三体石经”中的古文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字数为429个,异体字53字,共482字。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主要来源于壁中书三体石经,也称正始石经、魏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左传》(仅到恒公),每经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总共约有14.7万多字 第四节 秦系文字:分大篆和小篆 一、大篆: (一)定义: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 (二)代表: 《说文解字》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秦公鎛、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1、籀文 传说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编《史籀篇》上的文字。 《说文解字》收录有219字 史官籀所写的教给儿童学习的一种古老汉字形体。 2、石鼓文 所谓石鼓,是10块鼓形石,故称石鼓;又因四周刻有歌颂狩猎之事的四言诗,故又称猎碣(碣,特立之石,方为碑,圆为碣)。石鼓发现于唐初,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石上共有600余字,经磨损和风化,已经残缺不全,它是东周时代的秦国石刻文字。 3、诅楚文 战国中后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内容是祭神是对楚国的诅咒。《巫咸文》、《大沈厥湫文》、《亚驼文》。其文字与石鼓文和籀文基本一致,接近小篆。 又(有)秦嗣王,敢用吉玉、 宣壁, 使其宗祝邵 ,布 (檄)文告于不(丕) 显大 神 (厥)湫,以底楚王熊相 多 (罪)。昔我先君穆 4、秦国金文 秦国金文传世不多,已发现春秋时期秦公钟、秦公镈、秦公簋。 秦公簋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