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2试题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月考2试题分析

全面、扎实的基础才是硬道理 月考2部分试题分析 2016.8.26-27 选 择 题 1、选择题拿27分的有8人:符慧霞、黄美晴、梁汉钊、梁建柏、梁轩琪、彭雨欣、伍双仁、张镇鸿 2、选择题拿24分的有7人:陈芳楚、梁灵娟、刘子君、徐金月、叶秋婷、张嘉慧、邹凯阳 第4小题全班只有16人答对,9人答错,占36%,多错选D项 4、浩使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分析:关键点有两处:①“所”字属前句还是属于后句②“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还是“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正确断法:浩使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案例一 误解文意 【试题】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 分) 丞 相 弘 燕 见 上 或 时 不 冠 至 如 汲 黯 见 上 不 冠 不 见 也 上 尝 坐 武 帐 中 黯 前 奏 事 上 不 冠 望 见 黯 避 帷 中 使 人 可 其 奏。 【考生误答】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 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延伸 【误答诊断】错漏共计 5 处。上面的答案因不明白“上”的 意思及充当的句子成分,“上”应理解为“主上、皇帝”(汉武帝), 文中“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本句存在宾语省略的现象, “丞相弘燕见(上)/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上不冠不见也/上 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于上)/上不冠”。显然,将“上”视作主语, 语势更畅,也更符合文意。而该考生因未准确理解三人间的关 系,以致误解文意。 【增分提示】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 在断句时要特别注意。 【正确答案】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 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案例二 误认标志词 【试题】给下列句子断句。 后 生 可 畏 焉 知 来 者 之 不 如 今 也? (选自《论语》) 【考生误答】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误答诊断】这是一个因为生搬硬套虚词标志词的典型误 例。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 尾(称为句尾助词)。充分利用这些语气助词,可以有效地帮助 我们准确断句。但有些虚词兼有助词和副词词性,需加以辨别。 此处的“焉”字在句中应是疑问副词,当“如何”讲,应属下句。 案例答案中误以为它是句末语气词而属上句,因此断错。这 提醒我们要注意掌握和辨析多义词的常见义项。 【增分提示】给任何文段断句时,我们都要注意掌握和辨 析多义词的常见义项,对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标志词更要准确 理解,根据句意把握标志词的词性以准确断句。 【正确答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案例三 对文言文习惯行文方式不熟悉 【试题】(2009 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 部分断句。(6 分)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 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 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 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 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考生误答】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 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 遇于世…… 【误答诊断】此题作为江苏卷的附加题,有一定难度,许多 考生因为对文言文习惯行文方式不熟悉而出错,主要在“所为文” 和“为难”这两处。首先,考生很容易根据现代汉语习惯将“为”判 断成属前,即断成“观足下所为”,理解为“看您所做的”。而实际 上“为文”、“所为文”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表达方式。其次,考生 很容易根据现代汉语中的“为难”一词,将其断为句尾。实际上此 处“为”应解成判断词“是”的意思。 【增分提示】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行文方式、句式、古 今异义等,有助于考生准确断句。 【正确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 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 不遇于世…… 案例四 不熟悉句式及修辞 【试题】(2008 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班固论司马迁为 《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 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 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考生误答】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 游侠则退处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