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1美苏争锋讲解
专题九 导语概述: 1、什么是世界格局?(教材p153) 2、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以及瓦解: 第一阶段:二战后初期—五十年代中期 战后初期美苏争锋导致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二阶段: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新兴力量的崛起,使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一课 美苏争锋 ——美苏两极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标解读 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2、知道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等史实 3、概括冷战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4、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问题整合单 1、二战后导致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关系有何突出特点? 4、美苏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探究一:二战后导致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结合P154页第一、二自然段,第一小组回答,其余组补充) 1、雅尔塔体制,美苏两分天下,奠定初步基础 2、美苏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的加剧 3、二战后美苏势力大致均衡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1、 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 探究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结合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互会、北约、华约等史实。 (第二小组回答,其余组补充。美苏双方各自如何针锋相对的?写出示意图并说明) 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美国及其盟国方面 杜鲁门主义(1947.3)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7)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1949)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9) 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1955)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政治 经济 军事 过程概要 美国的“冷战政策”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形式: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 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本质: 称霸全球 过程 探究三:美苏“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关系有何突出特点? 第三小组回答,其余组补充。 特点:美苏占主导地位,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 探究三:美苏“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国际关系有何突出特点? 二战后美苏等分区占领德国与德朝的分裂 古巴导弹危机 二战后美苏等分区占领朝鲜与朝鲜的分裂 朝鲜战争(1950—53年)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1961—73年)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1979~1989年),1979年圣诞苏军以10多万人的兵力阿富汗进行武装入侵,从而开始了对阿长达9年之久的军事占领。 探究四:美苏“冷战”对峙的影响 1972年,德国 柏林 1952年,朝鲜 平壤 第四小组回答,其余小组补充。 材料三:二战后,美苏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不断更新各种武器装备和发展现代技术,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到1984年底美国拥有战略核弹头总数9965枚,苏联为8000枚。导弹核潜艇各为35膄何等79膄,远程轰炸机各为241架和273架。 两强相争、军备竞赛,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消极 1952年 北京 1972年 纽约 1967年 莫斯科 材料四: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话题:冷战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不结盟运动标志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用关键词表达) 和平 发展 机遇 进步 归纳:冷战的影响(P157页) 消极影响▲美苏军备竞赛,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客观积极影响▲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世界整体发展 ▲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 社会主义阵营 东欧 共产党和 工人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资本主义阵营 西欧 欧 洲 冷 战 西德 东德 亚洲 亚洲 美洲 美洲 美国 苏联 热战:朝鲜 和越南战争 冷战:古巴 导弹危机 [巩固 完成下表] 拓展延伸: 美苏“冷战”给刚建立的新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从政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