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概述

高层建筑是近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至今已有 100余年的历史。多年来,世界上最高的高层建筑集中在美国、 加拿大,直到80年代末,北美洲一直是世高层建筑的中心。 按1991年公布的排行表,在世界上最100座最高建筑中,美国 占了78座,加拿大5座,墨西哥1座,即北美洲占了84%,成了 当前世界最高建筑的中心。 (1)我国古代高层建筑的发展 公元524年在河南建造了嵩岳寺塔(15层筒体结构,高50m) 公元704年在西安建造了大雁塔(7层砖木结构,总高64m) 公元1055年在河北定县建造了料敌塔(11层筒体结构,高82m) 公元1056年山西建造了应县木塔(9层,高67m),堪称世界木结构的奇迹 初步发展,20层以下的框架结构 1959年建成的北京民族饭店(12层,高47.4m) 1964年建成了北京民航大楼,(15层,高60.8m) 1966年建成了广州人民大厦(18层,高63m) (1)高层建筑兴建速度加快 1990—1994年间,每年建成10层以上建筑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全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的40% (2)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的发展及层数和高度增长更快,建成了多座2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上海金茂大厦,(钢结构,88层,高420m) 高耸建筑:电视塔、微波塔、通讯塔等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期以前,由于主要建筑材料是砖石和木材,以及设计手段和施工技术的限制,欧美国家一般只能建造6层及以下的建筑。 世界上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是1903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建造的因格尔斯大楼,16层,高64m。 1931年美国纽约曼哈顿建造了102层、高381m的著名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它保持世界最高建筑达41年之久 这一时期,虽然高层建筑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但受到设计理论和建筑材料的限制,结构材料用量较多、自重较大,且仅限于框架结构,建于非抗震区 1972年在纽约建造了世界贸易中心大楼(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110层,高402m,钢结构 1974年美国在芝加哥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110层,高443m,钢结构。 进入90年代,亚洲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西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陆续建成了超过200m、300m的高层建筑。1990年至今,世界上新建的最高建筑,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一地区。 一般高度的高层建筑(80—150米)更是大量兴建 朝鲜平壤市的柳京饭店,地面以上101层,高305.4m,钢筋混凝土结构 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塔高层建筑,85层,高450m,钢筋混凝土结构 21世纪,亚洲成为新的高层建筑中心 上部为四个三角形巨型空间桁架 平面52m?52m 第二层为转换层,设置跨度为52m的周边空腹桁架和中部四角锥桁架作为巨型框架梁,最后传递给四根巨型角柱 (1)世界高层建筑委员会1972年建议,将高层建筑划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9?16层,高度不超过50m; 第二类:17?25层,高度不超过75m; 第三类:26?40层,高度不超过100m; 第四类:40层以上,高度100m以上。 内力或位移 =f(H4) M=f(H2) N=f(H) H 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H的关系 结构体系 结构抵抗外部作用的构件单元组成方式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 (1)框架结构的承重结构和围护、分隔构件完全分开,墙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2)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能够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的要求。 (3)框架结构采用的材料是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有很好的抗压和抗弯能力,由于梁、柱刚接,抗侧移和抗振动能力强,因此,其抗震性、整体性和延通性较好,适用于多层和高度不超过60m的高层建筑。   (2)按框架的施工方法划分 ①现浇整体式框架 框架全部构件均在现场浇注成整体,具有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好、构件尺寸不受标准构件限制的特点。 (1)布置原则 ①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体型宜简单、规则,使各部分刚度均匀对称。 ②控制结构的高宽比(一般高宽比设为5~7),减少结构在水平荷载下产生的侧移。 ③房屋的总长度宜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