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及中耳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耳及中耳疾病

外耳疾病 一、先天性耳前瘘管 是耳科常见疾病之一。单多于双,不伴其他外耳畸形。 第一鳃沟的遗迹,为第一、二鳃弓的6个山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鳃沟封闭不良形成的盲道。 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同一家族的患者往往瘘管侧别相同,部位相似. 病理: 呈树枝状分支和弯曲的盲管,深浅长短不一。 瘘口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有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偶有白色乳酪样分泌物,内含脱落的角蛋白碎屑。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有臭味的分泌物。 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瘘管分支一般较短,个别深达鼓沟外。 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偶于挤压时,可有少许粘液或皮脂样物从瘘口溢出。感染时局部可红肿、化脓。反复化脓者可形成脓瘘及疤痕。 部位:开口绝大多数位于耳轮脚前,少数位于耳甲腔、屏脚间切迹到同侧口角的连线上或耳廓、外耳道、腮腺甚至咽部。 诊断: 治疗: 无感染者一般不需治疗 有感染者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后择期手术切除 有脓肿者,先脓肿切开引流,换药,待感染控制后再手术。 二、耳廓外伤 有挫伤、撕裂伤、切伤、咬伤、冻伤、烧伤。耳廓外伤处理不当,易并发感染。发生不同程度的耳廓缺损和畸形,耳廓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血肿不易吸收,感染难以控制,所以对耳廓外伤必须认真对待。 耳廓外伤治疗原则: 早期处理血肿,清创缝合,控制感染,晚期矫治缺损、畸形,一旦绿脓杆菌感染,有导致疤痕挛缩而形成“菜花耳”样的畸形。 1.挫伤:多为钝器撞击所伤,严重者常出现耳廓血肿。血液聚积在软骨和软骨膜间不易吸收,不及时处理易感染,伤后24小时以内冷敷,血肿大时,无菌操作穿刺抽血,加压包扎,必要时可反复抽液或切开引流,排除积液及血块,橡皮片引流,全身抗生素。 2.撕裂伤: 尽早清创缝合,尽量保留组织,对位缝合。离断之耳廓,NS、抗生素液冲洗浸泡,血管内用肝素冲洗后断端吻合再植,术后使用血管扩张剂、TAT。 3.冻伤: 因其皮下组织少,血管浅表,血流慢,天冷易发生冻伤。 病理:耳廓毛细血管呈持久性收缩,血管壁缺氧性损伤。 细胞内冰晶形成:轻:血管壁缺氧受损而渗出,局部感觉减退,痒、痛、烧灼。 重时局部缺血而坏死,完全失去感觉,充血肿胀、水泡形成,内有淡黄色或血性液体。 治疗:保护耳廓,逐步复温,重建血循环,严禁用冰雪揉搓耳廓,以免增加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复温时,用温水局部冲洗或热敷约20分钟。疼痛加重,止痛剂,有皲裂或水泡未破时,敷冻伤膏或抗生素软膏;水泡破溃形成溃疡时,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三、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耳廓软骨膜的化脓性炎症。耳廓皮肤与软骨膜紧密联接,皮肤创伤、感染易累及软骨膜和软骨,致软骨坏死,处理不当,耳廓卷曲收缩形成“菜花耳”样畸形。 病因:外伤、挫、切、撕、手术、穿刺、耳针。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因其与软骨膜有较强的亲和力。皮炎、湿疹、疖肿。 表现:耳廓发热、红肿、剧痛,全身发热不适,耳廓肿胀,压痛加重,增厚,延及耳后皮肤,耳廓耸起。耳廓弥漫性肿胀,失去原有轮廓,因软骨抗感染力差,软骨膜和软骨易坏死,扩展、脓肿。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WBC升高,N升高。 治疗:大量抗绿脓杆菌药。 局部:脓肿形成,早期切开引流,舟状窝切开,全麻下清创,刮除坏死肉芽组织和坏死软骨,局部用抗生素,不缝合,复位按耳廓轮廓加压包扎,二周即愈。 耳廓畸形者,3月后可行耳廓成形术。 预防:对外伤及时清创,预防感染。手术时避免损伤耳廓软骨。穿刺、针灸时须无菌操作。 四、耳廓假性囊肿 无诱因的耳廓侧面上半部的局限性肿胀,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故又名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软骨间积液。年龄30~40岁,多为一侧。 病因:不明。可能为局部血循环障碍或软骨退行性变,及酶的作用使软骨液化所致。加机械性刺激,硬枕压迫,无意触摸等。 病理:显微镜下层次,由外到里,皮肤、皮下、软骨膜、软骨。积液在软骨内,其内有一层素覆盖,无细胞结构,囊壁衬里无上皮,故名为假性囊肿。 表现:偶然发现,由小到大,胀,可有痒、烧灼,无疼痛。 部位:耳廓前面,三角窝、耳甲腔或舟状窝,半球形隆起,无压痛,有实体感或波动感,弹性好,界清,暗室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