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论史活动课实录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诗论史活动课实录供参习

以诗论史活动课实录 经过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了中国大部分的诗歌,再加上历史教师在课堂的上的渗透,学生们基本上能将诗歌与其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内容相联系。为了对高中所学诗歌进行一下总结,也是为了了解学生们以诗论史的能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文科综合能力,教师提前安排学生搜集并整理了与历史相关的诗歌并进行了一次以诗论史的活动课。现附实录如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在古代诗歌有着特殊的地位,春秋时期,诸侯贵族在会盟、聘问等外交活动及祭祀等国家活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更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既然诗歌有这样的重要地位,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以诗论史,一起来感受诗歌的史料价值和艺术魅力。” 学生甲:“中国古诗工整而富有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中国先秦时期的文学中有一首短小而精悍易懂的《硕鼠》诗。诙谐幽默,引人入胜。下面我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饱含深情)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乐国乐国, 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 逝将去汝, 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学生乙:“刚才XX同学把诗歌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真正魅力所在。中国古代诗歌可以说是各种社会的真实写照。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下杜甫作品:《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在这里诗人主要是把当时唐朝的繁荣景象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唐朝前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和在此基础上的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派生机。所以作者在作此诗时的心情也是异常兴奋。也为后世了解唐朝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学生丙:“如果说刚才的同学是从诗反映繁荣社会的角度出发进行介绍的话,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两首诗,这也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可是它们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介绍的。我希望给大家介绍完之后同学们能答出来是哪个角度?一首是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的背景是中平六年(一八九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无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王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可是,这大好形势,却被袁绍等野心家给破坏了。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为幌子,行争霸称孤之实,给予无情的揭露,并对此造成的战乱,予以严厉的抨击。诗的结尾描绘出因战争而造成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连年战乱,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人民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诗人发出了“念之断人肠”的呼喊。尤其是后两句把形象的展示了幅荒寂的凄凉的残破不堪的景象,表达了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当然在这些诗句中也为我们后来掌握曹操发展经济的措施等内容作了铺垫。另一首是:“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路经华清宫抵达长安时,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荒淫误国而作的。华清宫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之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因此,许多差官累死、驿马倒毙于四川至长安的路上。《过华清宫绝句》截取了这一历史事实,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昏庸无道,以史讽今,警戒世君。 诗咏华清宫,却以“长安回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