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脑读书会02讲义]突触神经递质脑区功能定位.pptVIP

[探索脑读书会02讲义]突触神经递质脑区功能定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索脑读书会02讲义]突触神经递质脑区功能定位

【探索脑读书会】 第2次讨论问题列表 突触传递与神经递质、 神经系统解剖结构与功能 2011年4月24日 北京叁号会所 何永振@集智俱乐部 heyz@163.com 零、动作电位补遗 (《神经科学——探索脑》第4章) 1.不同物种进化出怎样不同的方式, 来提高神经信号在轴突内的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在轴突内的传导 枪乌贼:增大轴突的直径,可达1mm。 粗的管子漏的少?离子主要在管内流动?膜去极化程度高?动作电位传得快。 (非常适合做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脊椎动物:给轴突包上绝缘的髓鞘。 髓鞘的中断处(郎飞氏结)集中有离子通道?动作电位在结之间跳跃(无需激活紧邻的离子通道)。 无髓鞘时,动作电位只能在膜上相邻的离子通道间传导。 2、为什么成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无法再生? 鱼、青蛙视神经切断后可再生,而人的视神经切断后将永远失明! 提速的代价! 哺乳动物把轴突包入髓鞘,为提高动作电位速度付出代价——使得轴突受损后的再生被抑制,即CNS轴突缺乏再生功能。( P688 ) 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生物学了~ 生物学中虽然有无数貌似琐碎的细节,但一条条清晰的因果链,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 给我一个解释,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纳历史,我就可以义无反顾地拥抱这荒凉的城市。——[台]张晓风 3、是谁让钠钾泵制造浓度差? 钠钾泵为何要主动熵减? 广而言之,生物学因果链的起点在哪里? 要追溯到生命起源吗?甚至复杂结构的起源? 这个我不懂。《剑桥年度主题讲座:起源》 第3章 普利高津:复杂结构的起源。 (等待小木球 jake的拓展) 进化史上2种突触之1:电突触 ——神经元之间直接传递电信号 电突触特性 突触间传递神经递质的基本过程 【视频】Discovery:The Brain Our Universe Within - Matter Over Mind《大脑与感官》.flv 5’55” ~ 8’35”暂停 1.哺乳动物为何放弃速度快的电突触,而选择速度慢的化学突触? 神经递质的三种类型 2.为何有快慢两种速度的神经递质传递?(P102) 快突触传递(小分子): 3种氨基酸(中枢神经‘’系统)、 胺类(乙酰胆碱介导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需要快速反应! 慢突触传递: 氨基酸、单胺、多肽均可介导。 包裹神经递质的泡泡,分小泡和大泡 突触囊泡(小泡): 包裹氨基酸和胺类神经递质; 分泌颗粒(大泡): 包裹多肽大分子神经递质。 为什么神经递质要分大小呢? 不同的神经递质,将在不同的条件下被释放P102 不同的递质,将携带不同的信息! 两类神经递质(大小分子)的合成和打包储存 4.动作电位如何触发神经递质的释放? 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 ?末梢膜去极化 ? 电压门控钙通道打开 ? 钙离子大量涌入膜内 (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的触发信号) ? 突触囊泡膜突触前膜融合 ? 将囊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到突触间隙。 ? 囊泡膜重新重新形成囊泡,重载神经递质。 (图在下页) 神经递质通过胞吐释放 神经递质的受体 受体: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镶嵌在突触后膜上特异性蛋白质分子结合,就像钥匙插入锁孔,可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神经递质种类超过100种。 不同的递质不可能与同一受体结合,同一递质却可以与不同受体结合。 受体亚型:与同种递质结合的不同受体。 如:乙酰胆碱可以作用于两种不同的受体亚型,一种在骨骼肌、一种在心肌。 神经递质的两类受体 递质门控的离子通道 (对比轴突上的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G蛋白耦联受体 (就是连在G蛋白上的受体) 递质门控离子通道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导致突触后膜瞬时去极化。 如:Ach(乙酰胆碱)门控通道,同时通透钠离子和钾离子。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神经递质释放,导致突触后膜瞬时超极化。 如激活Gly(甘氨酸)门控通道或GABA(氨基丁酸)门控通道 递质门控离子通道结构图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产生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产生 G蛋白耦联受体: 就是连接在G蛋白上的受体 为什么毒蘑菇和致幻药能产生幻觉? 【视频】《Discovery:大脑与感官》.flv 8’35” ~ 12’22” 5-羟(qiǎng)色胺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有对应的受体。 二甲4-羟色胺,是从蘑菇中提取的化学物质,也是LSD致幻剂成分。 致幻过程:二甲4-羟色胺与5-羟色胺的分子式很接近 ?二甲4-羟色胺“鸠占鹊巢”,与5-羟色胺的受体结合 ? 5-羟色胺无法与自己的受体结合,递质传递被中断。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