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中未体现河流的补给,从河流①处流向②处,经过河道中沙洲的分流,所以②处水量小。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 C (3)请在答题卡的图6上绘出图5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曲线趋势。(4分) 根据②③处水量之和约等于①处水量,所以绘制的曲线应为①流量与②流量之差。应先描点,再连线。本题只需要绘制1-7月,容易将8-12月的也一并绘制。按要求回答问题。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4分)并分析原因。(8分) 趋势: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 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表数据分析:该地城镇人口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小,粮食总产量降低,粮食单产提高不明显。 13.(30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7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6分)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6分) 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本题考查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地表水经过下渗形成地下水。根据图示判断该地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对地下水的影响是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长地表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某公司拟在图8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 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可以从土地价格,水源,劳动力成本方面考虑。乙地区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劳动力成本低。 (3)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 负面影响:消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的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 本题考查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变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容易导致地下水污染。采取的措施应从产生问题的原因入手。针对水土流失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农药化肥的使用应提倡生态农业等。 2013重庆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特点分析 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 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 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 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 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来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 (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 “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