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同学习法
第一章合作學習的發展背景及理論基礎 導讀者:林育雅 壹、合作學習發展的背景 「合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法則, 人類自古以來即有學者提倡合作學習的觀點, 然而有系統加以探討卻是晚近之事。 在東方,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在西方,猶太法典即說,為瞭解猶太法典,每個人應尋找夥伴。 西元一世紀,坤體良(Quintillion)主張,學生可由相互教學中獲益; 羅馬哲學家塞內加(Seneca)認為,當你教別人時,你等於學了兩次; 康門紐斯(J. A. Comenius)認為學生可由教別人和被別人所教得到好處。 蘭開斯特(J. Lancaster)和貝爾(A. Bell)兩人,在英國倡導採用合作學團體施教,此一觀念在1860年傳至美國。 1700年代末葉 美國的學校十分強調合作學習的運用。其後的美國學者派克(C. F. Parker)和杜威(J. Dewey)等人,均甚為重視合作學習在教學上的運用。 19世紀早期 梅依和杜柏斯(M. May and L. Doob`s)完成了《競爭與合作》一書, 書中將合作與競爭定義為:「競爭或合作乃至少兩個人以上,直接導向相同的社會結果。在競爭中,這種結果的獲得只是一些人而非所有的人所能獲取的。而在合作中,這種結果則是大部分的人或所有的人所關心的。」 1930年代 墨瑞諾(J. L. Meoreno)發展了社會計量法(sociometry)和社會關係圖(sociogram),研究發現關係圖上同儕間喜好的排序是動態的; 勒溫(K. Lewin)的研究發現,學生比較喜歡民主的領導方式。 莫瑞諾和勒溫將心理學取向從個人轉向團體,更促使團體動力學的蓬勃發展。 德徐(M. Deutsch)更進一步研究合作和競爭在不同教學方式的表現,結果發現在合作的情境下,學生表現更好。並提出目標相互依賴,認為合作的相互依賴,乃是一種相互助長的情境,唯有團體中的他人也獲得目標,個人才能到目標。 1940年代 1960年代 米勒及漢林(L. K. Miller and R. L. Hamlin),研究競爭和合作對生產力的關係,發現團體獎勵效果較個別效果顯著。 強森等人(D. W. Johnson&R. T. Johnson)在明尼蘇達州訓練教師如何採用合作學習教學,並成立合作學習中心,歸納合作學習的相關研究,建立合作學習的理論模式,考驗理論的有效性,進一步將理論化為教學實務,推廣於北美及其他地區的國家。 1966年代 早期的德布里和愛德華(D. DeVries and K. Edwards)發展出「團體探究法」(GI)。 同年代晚期,史雷分(R. E. Slavin)提出「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又修改電腦輔助教學為「小組協力教學法」(TAI)。 同時期,凱根(S. Kagan)發展出「協同合作法」(Co-op Co-op)。艾洛森(Elliot Aroson)也發展出「拼圖法」(Jigsaw)。 1970年代 合作學習教學法 的研究發展仍持續進行著。 1980年代 合作學習之理論基礎 一、民主教育論 二、動機理論:(一)目標結構 (二)需求理論 (三)內在及外在動機 三、社會學習理論: (一)社會互賴論 (二)社會模仿論 (三)接觸論 (四)辯論理論 四、認知發展論:(一)Piaget的認知發展論 (二)Vygotsky的認知發展論 (三)認知精緻化理論 五、社會建構論:鷹架理論---Vygotsky觀點的延伸 六、行為學習論: ─社會互賴理論、動機理論、認知發展理論、行為學習理論。 貳、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社會性互賴觀點由Kafka提出─小組的本質即是其成員間基於共同目標而形成的相互依賴,這樣的互賴關係促使小組成為一個動力的團體,當團體中的任一成員發生變化,都將會影響到其他成員。 社會學習理論: 一、社會互賴論 P6?12 Lewin 依據其場地論,進一步研究小團中運作歷程,即「團體動力論」,發現在團體中,任一成員或附屬團體均會對小團體中其他成員或附屬團體造成影響。團體成員之間,牽一髮而動全身,存在著互相依賴的關係。 Deuctsh以Lewin的團體動力論為基礎,將相互依賴狀態分別在個體參與特定情境中「目標的」及採取的「行動」兩個向度,分成四個類型,說明競爭與合作兩種類型的相互依賴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务礼仪修养.ppt
- 公司市场环境分析.ppt
- 公文写作培训课件.ppt
- 公文研习参考资料(ppt档).ppt
- 公示材料.doc
- 公私立大学校院订定或修正组织规程参考原则(释例)-国立政治大学.doc
- 公用行事历-MY中国科大my.cute.edu.tw.ppt
- 公职人员选举选举票有效与无效之认定图例.doc
- 六、国库业务的核算.ppt
- 公用地方及员工管理-Hkis.ppt
- 2.3.1 10的认识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5.8 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问题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2.4 练一练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2.5 8和9的加、减法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Different families C 课件.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3Our animal friends C 课件.pptx
- 2025人教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4Plants around us A 第1课时 课件.pptx
- 3.3 练一练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x
- 2.1 同级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方法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 2.4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练习二 课件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