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最 新 考 纲 1.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2.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技巧规律】 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主要特点、危害防御措施 【技巧规律】 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地质灾害相关性分析 (1)分析舟曲泥石流流域的地形特征及其主要地质作用。 (2)自道光三年(1823年)以来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沟曾11次对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罗家峪沟为一条低频率泥石流沟,近几十年来没有爆发过泥石流。据材料一、二,分析造成此次特大泥石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该地在防灾避灾方面主要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写出两条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2、(2011·课标全国文综)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考点二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2、图12 为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请回答问题 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道理是什么?(2分) 答案: (1)从西边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 我国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甲 乙 丙 * * 近年选考模块考查情况分析 环境管理 环境污染与防治 ★ ★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 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 环境与环境问题 选6环境保护 防灾与减灾 自然灾害与环境 ★ ★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 选5自然灾害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 ★ ★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 选3旅游地理 2011年 2010年 内 容 选修模块 高考选修模块的总体感觉: 1、考主干知识,不出偏题、怪题 2、以区域为背景,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3、注重图表分析、考察地理能力 4、与必修课内容联系紧密 5、关注社会热点 一、课程性质分析 自然灾害模块是高中选修部分的第五个模块,是高中地理模块中唯一一个从负面影响来揭示人地关系的模块,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与许多模块之间都有有机的联系 ●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发展与分布规律,重视环境保护,预防灾害,尽量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及损害程度,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这个模块将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概况,理解自然灾害与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培养防灾减灾能力。 二、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 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 全球板块构造与20世纪地震 7级以上地震,18次/年; 8级左右地震,1~2次/年 5.0-5.9 6.0-6.9 7.0-7.9 8.0 以上 · 中国地震分布图(1900 — 2004) 北京 沈阳 哈尔滨 上海 台北 广州 武汉 昆明 成都 西安 兰州 拉萨 乌鲁木齐 加强监测,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转移人同,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防御 措施 冲毁农田、城镇村庄、公路、桥梁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堵塞江河、掩埋房屋、农田、交通线等公共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毁坏建筑、交通线等,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危害 发生范围较小,流速快,破坏性强,具偶发性 发生范围小,常发生在山区,具偶发性 突发性强,危害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具有一定周期性 特点 多发生在多暴雨的季节 无季节性 多发 季节 山区中富含水的泥沙、石块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在沟谷中快速流动 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由于山石受到巨大作用力发生断裂,引发地面震动 成因 坡度较陡,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多暴雨的山区 坡度较陡,山体破碎风化严重的山区 板块的交界地带,即板块的边缘 分布(多发区) 泥石流 滑坡 地震 ①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 ②有丰富的松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