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税效率与公平.ppt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租稅效率與公平 社會福利函數(social welfare function),假設社會福利水準可以以社會福利函數W表之,而 Ui 表示第 i 個個人所享受的效用水準,則此函數可表示為W = W (U1 , U2 ,…, Ui ,…) Bentham相加性(additive)或功利主義(utilitarian)的社會福利函數,視社會福利為個人效用的加總,亦即 Rawls「極大化最小」社會福利函數(maximin social welfare function),即 假設社會中的總所得固定,每位成員都有相同的效用函數,而且效用水準隨著所得增加呈現遞減的上升。=>社會福利的極大化目標即在要求所有人的所得水準完全相等,這也意味著在所得分配不均的經濟環境中,政府應該採取積極的所得重分配政策,將所有人的所得平均化,以追求相同的所得水準。 羅斯的論點在於主張人們在始初起點(original position),對於未來處境面臨完全無法預料的狀態,為了避免最後落在最低所得的窘境,人們在始初起點將會以無私的態度,希望最低所得者的福利越高越好。 費爾(Fair)就認為所得分配主要是基於所得分配不均所帶給人們的嫌惡感,與個人效用的加總方式無甚關係。 托賓(James Tobin)認為「公平」的分配不一定要與所得平等化有關,應只要求如投票權等特定財貨的平等分配;這種論點稱為財貨平等主義(commodity equalitarianism)。 季斯陶(Irving Kristol)更主張只要社會具備充分的流動性(mobility),則低所得者有機會步步高升,所得分配的問題根本上不必過分重視。 第一節 租稅的公平 絕對公平原則:租稅的徵收並不會因為納稅者經濟地位或納稅條件的差異,而負擔不同的稅額。換言之,實現此一公平,需要實施所有納稅者繳納相同金額的人頭稅(poll tax)。 未考慮納稅能力、受益原則 無扭曲亦符合效率 相對公平原則:認為課稅公平的追求,有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與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等兩種標準。 水平公平係指具相同經濟地位的人,應負擔相同的稅負,或具有同等納稅條件者,應負擔相同的租稅; 垂直公平則指具不同經濟地位的人,應負擔不同的稅負;強調租稅課徵前後,個人間的福利水準的高低次序,並沒有改變。 受益原則 所謂受益原則,係指納稅者對租稅的負擔應該與他從政府支出所獲得的利益相對稱。 例如:使用公路或橋樑者課稅,此項稅收以專戶儲存,不得移作其他公共支出經費使用。 美國的社會安全計畫支出的財源,主要來自薪資稅(payroll tax )。 我國「菸酒稅法」於菸品中另行課徵的健康福利捐,也是屬於指定用途稅捐。 公共工程受益費:興建或改善某一地區性的交通或排水設施等屬地方性公共服務支出範圍者,其部分經費可來自於向受益人徵收特別稅課。 房屋稅、地價稅等財產稅的理論基礎即來自當地地方公共支出的利益。 換言之,受益原則僅能在可確認何人受益,及受益多少的情況下採行。然而可惜的是,政府在提供絕大多數的公共服務時,並無法確切知道哪些人獲利?獲利多少? (共同報償,免費享用)因此,受益原則在適用上,限制甚多,其次,在欲藉由課稅手段達成所得重分配目的時,更無法運用此原則。 林達爾自願交易理論(受益原則) 政府對公共財帶給每一個人的利益知之甚詳 每個人願意誠實表達自己的受益程度 林達爾模型(The Lindahl Model) 林達爾(E. Lindahl)在1919年提出基於受益者付費的觀念,可以達到全體一致同意的投票程序。 公共財偏好顯示(preference revelation)問題 消費者既然可以不用付費就可以取得消費的利益,因此便產生了隱藏偏好的誘因。在既定消費利益之下,消費者將儘可能低報本身對於公共財的需求,這就是所謂的「坐享其成」(free rider)問題。 偏好顯示的可能性 克拉克(E. Clarke, 1971)設計了一套可以促使消費者顯現偏好的機制,稱為克拉克租稅(Clarke Tax)。 量能原則 此原則主張以個人的「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作為課稅依據。 所得為納稅能力 「所得」是一般最為大眾所共同認同的「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的指標。 水平公平的租稅 課稅範圍需包括所有的所得來源,而且所有所得來源皆適用同一個稅率水準。 境外所得、資本利得 不論所得花費於何種財貨及勞務,需繳納相同租稅。 煙酒 因此,所有財貨及勞務,都課徵相同的租稅。 稅基擴大,稅率低,扭曲小。(亦符合效率) 垂直公平的租稅 量能原則下的垂直公平,僅要求所得越高者繳納越多的租稅,要求不能累退。 100萬交1萬vs1000萬交1萬又1元-or10萬(至少比例稅制) 垂直公平的實現可以採用以下三種稅制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