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目录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 比较优势理论的概念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人物介绍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案例分析——中国巴西进出口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 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 Thank You! * * 组员:董圣洁(1080613105) 杨漪帆(1080613117) 张 务(1080613119) 徐铮辉(1080613133) 张宇星(1080613134) 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 案例导入 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阐述 比较优势理论的案例分析 4 1 2 3 基本假设: 1.只有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 2.生产两种商品——计算机和鞋 3.生产的商品品质一样,只是成本不同 4.竞争性市场 商品 国家 计算机 鞋 美国 500美元 100美元 中国 3000元 400元 注:1美元=8元 商品 国家 计算机 鞋 美国 500美元 100美元 中国 3000元 400元 1.3倍 2倍 注:1美元=8元 中国——绝对优势 美国——绝对劣势 但是,两国强弱程度不一样。 中国——计算机:3000/4000=0.75;鞋:400/800=0.5。 美国——计算机:4000/3000=1.3倍;鞋:800/400=2倍。 两国的比较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国家在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相应的,在另一种产品上则处于比较劣势。 简言之:“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 第一阶段:“比较成本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以“H-O”理论为代表 第三阶段:以二战以后崛起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为代表 第一阶段:“比较成本理论”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 的“相对成本”理论为代表,可以称之为“比较成本理 论”阶段。 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主观 上为自己服务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通过分工和交易,在 客观上为社会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利和互利、个体利益 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 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 1773年时《国富论》已基本完成,但亚当?斯密多花三年时间润饰此书,1776年3月此书出版后引起大众广泛的讨论,影响所及除了英国本地,连欧洲大陆和美洲也为之疯狂,因此世人尊称亚当?斯密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国富论》共分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 亚当?斯密 第二阶段是以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为代表。 李嘉图的理论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H-O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相 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 第二阶段:以“H-O”理论为代表 由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在前提中假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存在理论前提上的不足,也由于它们难于解释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特点,这些为比较优势理论进入新阶段创造了条件,一些新的理论如产品生产周期论、人力资本论、技术贸易论、收入偏好论、产业内贸易论等应运而生 第三阶段:以二战以后崛起的各种新贸易理论为代表 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 2. 中国的竞争优势 1. 巴西的竞争优势 中国与巴西进出口贸易现状 巴西自中国进口概况 自2003 年起巴西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比例从4. 4% 跃至2012 年的15. 35%,十年间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